第十二单元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6:36:05

第十二单元  传统风格体裁的解体 ——现代主义音乐的新趋向

 

第二十二节《勋伯格》

    一、学习目标

(一)欣赏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知道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乐等知识。

(三)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表现主义代表性音乐作品——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和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了解表现主义音乐知识。

 

难点:对表现主义音乐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欣赏《五首管弦乐曲》的第一首《预兆》和第二首《往事》,了解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及表现主义音乐的特点。

 

(二)观看绘画《格尔尼卡》和《生与死》,思考音乐作品《预兆》与此两幅画有何异同,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和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材与音视频教学课件,教师多为学生提供好版本的音响资料。

(二)引导学生向其它艺术学科教师求教,了解表现主义美术作品的风格特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以“感受——体验——讨论——尝试创新”为核心方法,以任务、兴趣为驱动,引领学生学习。

 

(二)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强调聆听、体验、理解、鉴别,渗透相关文化,拓宽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在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和教学民主的理念,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

 

六、教学过程:

 

 

 

 

 

 

 

教与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展开]:感受乐曲的艺术魅力

 

 

 

 

 

 

[深入]:进一步体验乐曲的风格特点

 

 

 

 

 

 

 

 

 

 

 

 

 

 

 

 

音乐知识:了解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

 

 

 

 

 

 

 

 

 

 

 

 

 

实践活动

 

 

 

 

 

[拓展]

 

 

 

 

 

布置作业

奥地利作曲家奥诺德·勋伯格是一位自学成才,开创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之一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他创作的有代表性的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一首、第二首,感受、体验表现主义的风格特点

 

 

一、播放《五首管弦乐

曲》第一首“预兆” 、第二首“往事”

思考:

1.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      旋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3.      乐曲的速度、力度有何特点?

 

二、讨论

1.      你能找出两首乐曲的音乐主题吗?

2.      它们的风格特点是什么?

教师小结:

1)《预兆》是一首速度很快的乐曲,表明了无调性音乐非常适合于表现恐惧和焦虑一类的情绪。音乐展现了一个处于极度痛苦的幻觉世界。基本主题:上行旋律线条,以各种方式反复出现在作品中。

2)《往事》具有抒情的风格,表现了一种好像在沉思的情绪。并带有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特点

 

 

 

三、教师:刚才已经提到无调性音乐,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调性音乐和无调性音乐及十二音音乐,请打开课本P156

1.请一名同学朗读“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

2.请一名同学朗读“十二音音乐”

 

四、将两首乐曲再欣赏一遍

问:你喜不喜欢表现主义音乐?其理由是什么?发展不同见解

 

五、请同学演奏《往事》主题音乐

 

 

 

 

六、观看绘画《生于死》,思考音乐作品《预兆》于此画有何异同?探索表现主义音乐作品与美术作品之间的关系。

 

 

撰写一篇与表现主义音乐相关的短文

听教师导入,思考并关注要学习的内容

 

 

 

 

 

 

 

聆听、思考

 

 

能够对所听到的乐曲的情绪、速度、力度、音乐形象等进行讨论。

 

 

讨论并回答

 

 

 

 

 

 

 

 

 

 

 

 

 

 

 

 

 

 

 

聆听、思考理解

 

 

 

学生朗读

 

 

 

 

 

聆听

回答

 

 

 

 

在同学演奏的同时,同学们哼唱音乐主题

 

 

观看、思考共同探索

 

 

 

 

 

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引起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关注

 

 

 

 

 

 

 

 

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激发学生兴趣,利于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

 

 

 

 

 

对比、思考并讨论

 

 

 

 

 

 

 

 

 

 

 

 

 

 

 

 

 

 

 

提高学生对“调性音乐与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的理解

 

 

 

 

 

 

 

 

结合音乐知识,欣赏两首乐曲,加深对乐曲的感受理解。

发表对表现主义音乐的不同见解

 

使同学们充分体验无调性音乐的风格

 

 

 

 

感受两种不同艺术风格中的异同

提升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多元化关系

 

 

 

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

 

    七、教学评价设计:

1.            课堂与学生的交流学习有方向性、目的性、针对性。

2.            认识两首乐曲在表达音乐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3.            通过对两种不同(音乐、,美术)艺术风格的异同,体现了音乐艺术的多元化。

 

                             密云二中:王雪岐 

                                       孙萍萍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