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 走进音乐——“玩转节奏的《破铜烂铁》”
第三单元 走进音乐——“玩转节奏的《破铜烂铁》”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 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可敲击的生活物品。课前安排学生也准备此类物品。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从身边挖掘可以作为打击乐器演奏的物品,以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音乐的眼光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
2、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影片,从中找出典型的节奏型并进行练习,感受和体验节奏的风格与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挖掘生活中可以敲击的日用品,将其有组织、有规律的进行整编,按照一定的节奏敲击出来。
2、能够运用自己具有的综合知识将多种节奏元素融入到节奏的创编中,丰富其创作。
[教学过程]
见下页表格: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导 入 (5分钟) |
用活动进行导入: 设计有节奏的声响。 X X X X X X X X XXXX XXXX X X 之后,引导学生将此节奏敲击出来,并共同回忆日常生活中,有节奏声响的场景或不同物品的声响效果。 |
学生将老师敲击提炼出来,组成节奏,尝试着用手拍出来。(也可以拿钥匙或者笔等物品来进行模仿敲击) X X X X X X X X XXXX XXXX X X 先集体尝试,再个别表演。 |
真实的场景设计和声响效果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节奏的探索和实践中。 |
二、感知与体验阶段 (10分钟) |
1、对影片和作者进行简要介绍: 2、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欣赏电影片段。 3、播放影片: 《破铜烂铁》 《STOMP Out Loud》 4、欣赏完毕后,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5、帮助学生提炼影片中的典型节奏,并进行拍奏或敲击。(为下一环节“创编节奏情境短剧”做铺垫。) |
1、学生思考题: (1)此影片中用什么物品作为打击乐器来进行演奏的? (2)这些日常生活用品所发出的声音有何特点或层次之分? (3)他们演出的场地在哪里?你觉得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 (4)观察我们的教室,有什么东西可以成为你手中的“打击乐器”呢? 2、欣赏影片《破铜烂铁》。 欣赏完毕,相互讨论,回答上述问题。 3、节奏体验: 学生用拍手、拍腿、跺脚的方式,将在影片中所听到的节奏提炼并敲击出来。 A、X. X X. X | X X | X. X x x | X - | B、 x x xx x | x xx x - | C、x xx xx x | x xx x x | |
1、通过观看影片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引导他们从音乐的角度观察生活,感知日常生用品成为打击乐器的奥秘。 2、思考题的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可发出声响的物品的印象,从而引起思考,激发挖掘生活中音乐元素的动力和兴趣。 3、对该影片中的节奏进行提炼和敲击,可以训练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以激发其创作和参与实践的欲望。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四、创作与表现阶段 (20分钟) |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综合知识能力,前面的节奏体验为基础,尝试着创编一个节奏情境。 活动安排: 1、主题: 《生活中的音乐》 2、要求:利用身边可以敲击的物品作为打击乐器,创编一个节奏情境。要求以节奏整 |
学生按照老师的设计和活动安排进行节奏的创编与表演。 艺术实践: 全班同学按座位分成小组开展活动,分别以教室为各组的排练场地,创编的大主题是《生活中的音乐》,各组可以以此创作出自己不同的小标题。 备注: 这节课是节奏感知的活动课,创编结束后,学生统一回到自己的座位观看表演。 欣赏的同时,可以用笔记本将其表演主题、创作动机、运用了那些艺术元素等情况记录下来,为下一环节“反思与评价”打基础。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个小组都进行创编,但只选取速度最快的一组进行表演,创编时间结束后,创作还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继续创作,利用第二节课分组进行表演,并展开自评、互评等活动。 |
以这种艺术实践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的投入到生活与音乐联系的探究中。 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节奏的特点和其丰富的表现力、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探究、创作、表演以及艺术实践能力。 这一环节的教学能够让生活走进课堂,让音乐联系生活,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理性认识。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五、反思与评价阶段(总结) (5分钟) |
1、讨论。 (1)你觉得哪一组的节奏最有创意? (2)对参与表演的小组进行鼓励,授予集体奖——“最佳创作奖”。 (3)评选出整个活动中表演得最投入、角色塑造最深动形象的一位学生,授予个人奖项——“最佳表演奖”。 2、颁奖、领奖 获奖者上台领奖时, 投影上播放所获奖项名称: “最佳创作奖” “最佳表演奖” |
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自评、互评),谈谈自己参加此次活动的感受。 评选出“最佳创作奖”和“最佳表演奖”。 获奖学生上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将这成功的喜悦传递给每一位同学,激发对高中艺术课的兴趣。 (发表获奖感言,是学生自评的最深动方式) |
通过颁奖、领奖、发表获奖感言等活动的设计,展开学生的互评、自评,以及教师的随机评价,这样的总结方式比较新颖,避免了以前总结这一环节的机械、枯燥。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 另外,领奖时可以烘托气氛、营造颁奖典礼的环境,给学生的创作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
在学生的掌声中结束本节课,让学生愉悦的心情弥漫开来。使他们有更高的热情和创作动力投入到下一次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