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蝴蝶”的故事 【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蝴蝶”的故事 【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文章:歌剧
- ·下一篇文章:永恒的“蝴蝶” 教案
“蝴蝶”的故事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二十一世纪学生广泛接触各种媒体,教师应该正视客观现实,从实际出发,既要克服保守思想,要敢于讲,又要把握分寸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音乐上面来,以音乐为本,首先把音乐讲清楚,其次向学生指出高尚纯真的爱情是我们应该歌颂和赞美的。这样,学生欣赏了音乐作品,拓宽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树立起高尚的爱情观。
[教学思路]
越剧起源于浙江绍兴乘县一带,至今有近百年的历史。越剧唱腔抒情优美,采用本嗓的唱法,柔和自然、悦耳动听。唱腔和说白用吴语,使人感觉别有韵味,别具一格。越剧是较早排演《梁祝》的一个剧种,流传甚广并受到观众的喜爱。《十八相送》是其中一经典唱段。《化蝶》这首歌曲是阎肃根据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的。本课的重点是学唱爱情主题,感受歌曲委婉柔美的风格特点,难点是体会歌曲与越剧曲调的联系。本课先从欣赏越剧《十八相送》入手,让学生感受越剧曲调的风格特点,然后学唱歌曲《化蝶》,让学生悉心体会二者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播放《梁祝大全》里用不同乐器不同音色演奏的爱情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对爱情主题刻骨铭心、增进理解,其次是体验不同乐器所展现的魅力和不同的音乐风格。其中让学生分组自主设计歌曲的演唱方案和艺术处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地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欣赏越剧《十八相送》,使学生了解越剧在表达人物情感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征。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用优美抒情、委婉柔和的声音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化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