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三课 《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04 11:37:53

课题 : 珍爱我们的生命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三框

安徽省无为县福渡中心学校    骆克宝

 

                                            

课标依据

教案依据新课标“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的要求编写。

学情分析
受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不少学生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业已呈现出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迫在眉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生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中会有很多的艰难曲折。

2、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

3、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区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

4、懂得怎样提升生命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养成乐观豁达的性格。                                             

2、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人生的价值,感悟生命的意义。

3、进一步激发热爱生命之情。

4、对为社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充满敬意。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强烈的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教与学的方法

教法:小组讨论法、谈话法、故事讲述法、比较法、情景训练法、访谈法等

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珍爱生命的实例资料,查找一些常用的求生知识,制作课件。

学生:搜集歌颂生命的名言,并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写出来。查找一些求生知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旧”闻播报

大屏幕显示关于汶川地震的图片和报道。

教师用低沉的语调缓缓读出:

2008512日下午142804秒,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8级地震(后被修正为8.0级),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消息: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319时,四川地震灾区死亡12012人,9404人被废墟掩埋,7841人失踪,收治26206人;截至51714时,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28881人死亡,受伤198347人;截至52212时,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55239人死亡,受伤281066人;截至52912时,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8516人死亡,失踪24949人;截至6212时,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09人死亡,失踪18627人;截至61512时,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70人死亡,受伤374159人,失踪17427人;截至81812时,中国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5人死亡,受伤374643人,失踪17923人。探究:在看了以上一组数字,同学们,你们有何感想?                                  学生自由谈感想。(学生的感想可能涉及到许多方面,教师适时点拨。)       

教师做引导性小结:汶川地震,举国同悲,逾8朵条鲜活的生命之花瞬间凋谢。

逝者已矣,胜者坚强。化悲痛为力量,我们更加要珍爱我们的生命

屏幕显示:课题:珍爱我们的生命

讲述·聆听

播放音频材料《生命的奇迹》:

下午2点半左右,生命奇迹再次上演。在一名逃出工人带领下,一架海事救援直升机来到巴蜀电力金河电站引水遂洞工地,救出14名被困在此的受伤工人。其中,38岁的女伤员崔昌会独自被困在临时工棚附近。由于没有食物和水,为了不连累两名没受伤的工友,她走了他们。此后,她靠一个梨子、蚯蚓、野草和尿液维持生存。昨晚11点,崔昌会躺在华西医院骨科病房的重症监护室内接受治疗。她的妹妹崔昌学说,姐姐非常虚弱,但神志清醒,反复嗫嚅着我要活下去,一定要坚持下去。地震发生时,崔昌会和丈夫的弟弟李健军()以及另外数十名工人在位于山区的金河电站引水遂洞工地工作。李健军说,当时,工地的3个作业面共有43名工人,其中22人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其余人员被困在不同的作业面,相互不能联系。崔昌会当时在一个临时工棚内,被倒塌的工棚压住。逃出工棚的5名工友将崔昌会救出,但其胳膊、腰等部位受伤。13日,3个工友逃了出去,刘姓工友和另一名工友则留下来陪伴她。因为余震不断,很多道路阻断,他们不可能将崔昌会背出去。随着时间的推移,3个人都变得饥渴难耐。再等下去,我们都得死。我不想拖累你们!”15日,崔昌会逼着两名工友先走,你们先走了,还可能出去报信。最终,两名工友流着眼泪离开了。工棚附近只剩下崔昌会一个人,没有粮食、没有饮水,她将工友留下的一个梨子慢慢吃掉,又抓到一些蚯蚓,摘了一些野草,强咽下肚,以此充饥。极度干渴时,她就用找来的两张纸,蘸自己的小便,放到嘴边舔舔。与此同时,李健军仍被困在洞内,但没有受伤。16日,他终于从洞中爬出,立即赶到红白镇的抗震指挥部。在李健军的指引下,直升机于昨天(21日)下午两点半左右发现了崔昌会。经过救援人员的搜寻,被困在其他作业面的13名受伤工人也被救出。从地震发生到获救,这些人均被困216小时。昨天下午525分,崔昌会被送进成都华西医院,其他伤员则被分别送到其他医院治疗。我每天都去什邡的抗震救灾指挥部,一直没有消息。崔昌会的父亲崔洪柯说,一连几天没有女儿的消息,家人几乎陷入绝望,她一个女人家,肯定受了伤,在那里没有吃的,怎么能撑得下去噢。就在前晚,一家人还抱头痛哭。华西医院骨科敬大夫说,崔昌会肱骨骨折、多处肋骨骨折、血气胸,有轻微的肾功能异常,严重营养不良,目前没有生命危险。目前,已对病人输血、输营养液,需在重症监护室进一步观察治疗。

探究: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废墟之下,216小时之后,崔昌会成功获救。除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施救之外,你认为,处在危境之中,还有什么比较重要?崔昌会的奇迹给我们哪些启示?

师生谈话。(在此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的余地较大,教师应适时点拨,适时引导。)

教师小结: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又是坚强的。崔昌会创造了生的奇迹,超越了极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用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此次汶川地震,废墟下有学生唱着歌互相鼓励获生;还有小学生获救后对救援人员说,就知道你们会来救我的-----正是凭着这种对生的执着信念,生命的奇迹一次次的被刷新!

屏幕显示:一、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承转、过渡)在每一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会碰到许许多多威胁我们生命的因素,这些因素就像一个个青面獠牙的魔鬼,可能会让我们的生命面临艰难的抉择或是严峻的考验。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吞噬生命的魔鬼有哪些呢?

学生合作学习,自由回答。

预设可能的回答,大屏幕显示:威胁生命的魔鬼(来自大自然方面----地震、火山、海啸、洪水、暴风雨、龙卷风等;来自人为方面----歹徒、毒品、战争、交通事故等)

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我们的生命遇到威胁时,我们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自救知识?

危情时分

求生本领大比拼-----教师:等一会,大屏幕上会有几个特殊场景出现,请各小组推选代表表演求生本领

危境一、地震

危境二、火灾

危境三、煤气泄漏

危境四、溺水

学生表演。

学生简要评析表演的求生技巧是否正确。

教师适时补正。

教师小结冬天里父亲砍掉了一棵枯树,但到了春天却惊奇地发现树桩上又萌发了一圃嫩绿的新芽。于是父亲对孩子说:“当时我真的以为这棵树已经死了,树叶掉得精光,光秃秃的杖子不断往地上落,一点活力也没有。现在才知道,它确实还活着。孩子,不要忘了这个教训,不论处于任何状态,决不要在事先就得出消极的结论。耐心等待,冬天会过去,春天会到来。所以我们应该——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承转过渡)多媒体显示关于全国哀悼日的文字、图片资料(图片为全国各地各界为死难同胞默哀的画面,略)

                          国务院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5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1914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5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期间,北京奥运会圣火将暂停传递。

探究:对汶川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悼,从生命的态度角度,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推选代表回答。

预设学生回答:敬畏生命;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权的尊重等。

屏幕显示:二、尊重生命

教师:让我们将视线投向那些在地震中罹难的儿童们,他们的生命过早的陨落,他们的家人该有多么的悲痛啊!一个生命,从他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会给很多人带来快乐和幸福,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姑、舅舅-----------而生命的逝去,又会给多少人带来巨大的悲恸啊!于是,老师要同学们说,---要。

我很重要

学生活动:画一幅网络图,即在自己人生过程中,与自己的生命、生活发生联系的人物图,说一说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对于对方的意义。(教师可以参考下图,并做补充修改。)

          老师                             家人

医生                           朋友

同学                             工人

军人                             农民

关注残奥会

师生互动小平台

教师:今年是奥运年,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奥运。八月份,有多少同学看了奥运会?九月份有多少人看了残疾人奥运会?(举手)看来,看残奥会的同学远比不上奥运会啊!什么原因没有看?看的同学有怎么样的体会?(采访三至五位同学。)  大屏幕出示残疾人运动员比赛图片

师生谈话

教师:奥运会的健儿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为祖国争得的荣誉,是值得我们尊重的。但残奥会的那些健儿们呢?在一场残奥会比赛结束后,老师看到一个金牌的获得者,当记者采访他,问他希望可以得到怎么样的奖励时,他说,不要给我们特殊的待遇,请给予正常运动员的鼓励和掌声,我们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就是这样并不过分的要求,我们却没有做到。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生活,你们有没有遇到身有残疾的朋友?你们怎么对待他们?或者其它的人怎么对待他们?这种做法对不对呢?(学生回答)

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人都忽视了残疾人的存在。更有很多人看不起,轻视他们,甚至为难他们。因为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对社会无所贡献的人。然而,贝多芬在耳聋之后,依靠自己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成为乐圣。还有这些残奥会的健儿们,我想问大家,难道,他们比不上那些奥运会的健儿们更为伟大,比不上那些四肢健全,内心残缺,危害人民,危害社会的人更为的值得我们尊重吗?那我们对于这些并不完美的生命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呢?(学生回答)

屏幕显示肯定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

小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当我们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不轻言放弃;当我们自己的生命遭遇困境时,要勇敢面对;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威胁和困境时,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当生命不再完美时,依然肯定、悦纳生命;请尊重每一个生命,肯定每一个生命。只要我们活着,拥有生命,这就是一种生命的意义所在。

大屏幕出示: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残奥会主火炬手侯斌点燃火炬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金晶,女,27岁,残疾人击剑队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联想火炬手。19895月上三年级的金晶脚踝处生了恶性肿瘤,到医院进行了截肢手术,一年的治疗结束了又继续学业。到了初三按政策回到上海中考,上了中专,中专毕业实习于上海民主党派民进党市委机关做档案整理,后来经上海市宝山区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推荐进了金富门酒店当总机。上海肢残人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2006年参加上海东方电视台办的"舞林大会"决赛得主。用轮椅跳交谊舞。20017月金晶参加了上海轮椅击剑队,成为一名轮椅击剑队的队员。20027月 第一次参加波兰华沙的世界杯比赛取得重剑个人第八。200210月 韩国釜山"远南运动会" 取得重剑个人第二,花剑重剑团体第三。20037月 南京全国运动会上取得重剑个人第三,花剑重剑团体第二。200311月 新西兰世界轮椅锦标赛上取得重剑个人第三。2003-2005回到酒店上班。20056月回到体校参加国家队集训。20057月南京全国乒乓球击剑锦标赛 花剑个人第三。200512月 香港 世界杯 花剑重剑个人第五。

侯斌1975年出生在黑龙江佳木斯市,9岁时因意外事故失去了左腿。1999年他从哈尔滨体育学院毕业后,调入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中心工作。在第10届残奥会田径场上,他跃过1.92米的瞬间,让整个世界为之震撼。在悉尼和雅典残奥会上,他又连续获得两届残奥会跳高金牌,让坚强不屈的人类精神传遍世界。2008124日,侯斌成为国际残奥委会推出的首位国际残奥大使。
探究:看了以上文字和图片,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后推选代表回答。

预设回答,学生回答可能涉及: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尊重生命;生命价值和意义等。

屏幕显示:三、延伸生命的价值
感动瞬间

教师设问:我们该怎样活着,怎样延伸生命的价值呢?

出示以下资料:1 5132350分,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救援人员扒出了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导主任谭千秋的遗体。只见他双臂张开趴在一张课桌上,死死地护着桌下的4个孩子。孩子们得以生还,他们的谭老师却永远地去了

2、人们搬开垮塌教学楼时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这名男子是该校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3、抗震小英雄林浩的图片

探究:从他们身上,我们对于生命价值,有哪些感悟?

教师进行启发式谈话。

小结:人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善待别人的生命。我们生命的存在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他人减轻痛苦、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此。只有为国家、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生命的价值才得以提升、延伸。这样的人生才是无悔的人生。
诗歌朗诵师生齐声朗读臧克家的诗:《有的人》

启发学生思考:哪些人“死了”,还“活着”?

学生自由回答。

心理诊所

教学反馈

教师:有这样一封来自地震灾区的求救信,写信的是一个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女孩,信上说,是解放军叔叔从废墟下救了她,由于被水泥板压住了双腿,时间太久,双腿已经被截肢,生活不能自理。每每想到地震,想到遇难的父母和其他亲人,想到自己的将来,她都痛不欲生,她说自己想到了死-------我们的同学,我们该怎么帮助她,让她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

学生交流,自由回答。

教师启发学生运用这节课所学知识回答。

生命箴言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聊了一些有关生命的话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都能珍爱生命,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更希望我们的班级因你的存在而更美丽、更精神!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吗?在这节课的最后,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对生命的感悟,把它写在你们的小便签上,然后把它贴在这两颗火红的心上,赠给同学和朋友,与他们一起来分享。

(播放歌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背景音乐。)

教学反馈

1、尝试写一首赞颂生命的短诗,表达对生命的珍爱之情。

2、设计一期珍爱生命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1、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珍爱我们的生命     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

                     3、延伸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于内涵

教后记: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