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作文教学设计——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教案 【崇阳县教学区原创资料】语文.doc
让 心 灵 说话
——“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写作指导
一、学习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显示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心理描写的几种方法。2、培养同学们运用心理描写的能力。
二、课堂环节:
本节课的课堂环节,(大屏幕显示课堂环节)1、回顾体味阶段。2、归纳总结阶段。3、运用提高阶段。
注意:本节课仍采用小组回答的形式。
三、导语:
同学们,当你放眼于大自然的山清水秀,草美林丰之时,你可曾注意到,在我们的内心的深处,同样有一个美丽多变的天空,那里时而阳光万里,时而阴雨蒙蒙。有时雷鸣电闪,有时月朗风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心灵,让心灵说话(板书课题)。让心灵说话,即进行真实细腻的心理描写。
四、进入新课:
1、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本节课的第一个环节(大屏幕显示课堂第一个环节)回顾体味阶段。在我们学过的许多课文中都有心理描写的精彩片断,老师从其中选取《边城》、《项链》、《陈奂生上城》三篇文章,由一、二组负责《边城》,由三、四组负责《项链》、由五、六组负责《陈奂生上城》,请你们在个各自负责的课文当中找出两处心理描写的片断,并简单体味这些心理描写反映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两个小组只有一次答题的机会,各小组要通力合作,限时两分钟,现在开始,(学生合作找书)。
好!我们就到这里,请一组代表回答,(学生回答)。请三组代表回答,(学生回答)。请五组代表回答,(学生回答)。
请同学们想一下,我们所找出来的心理描写的片断,对于人物的塑造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回答),对!同学们说的很好,这些心理描写的片断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使文章更加的吸引读者。
2、由些看来心理描写确实值得一用,但心理描写具体有哪些,怎样写得好,恐怕我们还缺少明确的认识,现在就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进入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大屏幕显示第二个环节)归纳总结阶段。
(1)请同学们看一个片断:(大屏幕显示片断,并让学生读),“完蛋了吗?”母亲问自己道。但是接着就颤抖地回答:“大约还不妨吧……” 可是,她立刻又鼓着勇气严厉地说:“完蛋了!”
——《母亲》
这个片断是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出来的(学生回答),这个片断是自己的内心独白,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解释(大屏幕显示解释,教师读)内心的独白,就是让心灵说话,把人物心里所想,以语言的形式描写出来,属于心灵的自言自语。)那么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心理描写的第一条(大屏幕显示,教师读),以心理独白的形式表现人物心理
(2)请同学们看一个片断(大屏幕显示片断,并让学生读)我想:他真的生气了吗?不会,他平常不是这样的人,可是今天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也许有其它原因吧,管他呢!……
——选自上海中学生肖扬的《同桌》
这个片断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还是间接的心理描写,他是以说话的形式还是以心理状态出现的(学生回答),同学们说的对,让我们看具体的解释(大屏幕显示,教师并读),这种方法所体现的心理不是以心灵语言的形式出现,而是以一种心理状态的形式出现。注意这种心理描写用某某想加冒号的形式。那么我们可归纳为心理描写的第二条:(大屏幕显示第二条)以直接陈述心理状态的形式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3)现在我们来看第三个片断(大屏幕显示,由学生读)翠翠觉得好象缺少了什么。好象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象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
——《边城》
这个片断是以谁的口吻来写的,写的是第几人称(学生回答),对!是以作者的口吻来写的,写的是第三人称,请看解释(大屏幕显示,教师读)旁述就象电影电视里的旁白(画外音),以作者的口吻讲述人物处在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描写心理的目的,
我们就可归纳为心理描写的第三条(大屏显示,教师学生共同读)以作者的口吻旁述人物心理状态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同学们以上几种心理描写的方法有相似的地方,你们能区分开吗?(学生说),好!第一种是对话的形式,加双引号;第二种不是对话的形式而是陈述心理状态,往往要用冒号不是用双引号;第三种是由作者叙述的。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大屏幕显示练习,由学生读)
A 他想:历史会证明我的清白,让他们胡说去吧。(学生齐答第二种)
B “丢掉箱子逃吗?”
但是另外一个火花格外明亮地闪了一下。
“丢掉儿子的演说稿?让它落在这种家伙的手里……”(学生齐答第一种)
C 她想用这个念头来抑制胸中的隐隐的不快的感觉,而不想用别的语言来说出这种慢慢地而又有力地使她的心冷得紧缩起来的感觉。(学生齐回答第三种)看来我们对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
(4)请同学们看第四个片断(大屏幕显示并由学读)这时候,她就梦想到那些精美的晚餐,亮晶晶的银器;梦想到那些挂在墙上的壁
——《项链》这个片断是用哪个词标志心理活动,(学生回答)对!是“梦想”,请看解释(大屏幕显示,教师读)梦境或幻想是人们心理状态表现之一,这种心理状态描摹下来也同样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我们就可归纳为心理描写的第四条(大屏幕显示,师生共同说)用人物的梦境或幻想来表现人物心理。
(5)五个片断(大屏幕显示并由学读)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项链》
这个片断有直接的心理描写吗?(学生回答),请看解释(大屏幕显
示,教师读)我们进行心理描写时,常常可以借助人物的行动或表情来表现人物心理。我们就可归纳为心理描写的第五条(大屏幕显示,师生共同说)以人物的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心理。
(6)请看第六个片断(大屏幕显示并由学读)母亲走到街上,严寒干燥的空气紧紧地包围住她的身体,直透到咽喉,使鼻子发痒,有一刻工夫使她不能呼吸………………………………【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