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3单元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21 16:56:59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2)课(小节)第(  )小时

课    题

爸爸、妈妈抚育我

课    型

综合课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教学重点

探究活动,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交流法。

教学用具

学生收集的材料、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回顾了各种机的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爸爸、妈妈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提问学生:什么是抚育。

 

学生自由回答。

二、探究活动。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10页。然后,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三、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情况。

四、故事会。

将学生分成小组,请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事情。

五、总结。

七、布置作业。

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或一段感谢爸爸、妈妈的话。

 

六、课堂结束。让学生集体朗诵《游子吟》

爸爸、妈妈抚育我

 

抚育(扶持、抚养、保护、照顾)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扶持

本课的学习提倡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进行得较好,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3)课(小节)第(  )小时

课    题

我懂事了

课    型

综合课

素质

培养

目标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重点

让小说学会调查,并把调查所得资料整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法、小组交流演示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学生调查所得资料。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是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随着我们不断地长大,我们懂得的事请会越来越多。

板书课题:我懂事了。

提问学生:什么叫做懂事?

 

 

 

 

 

 

学生回答(自由发表意见)

二、探究活动。

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结合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辛苦工作的,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调查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的。

三、个人制作。

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

四、组织学生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且介绍父亲节。

五、布置学生完成“我的感受”。

六、教师总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我懂事了

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自己铺床叠被

收拾书包

整理用品

擦桌子

洗碗……

学习本课,学生学会了调查,通过调查去了解、观察自己父母的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课外调查和实践能力。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1)小时

课    题

健康生活每一天(1)

课    型

综合课

(1)家里的文明礼貌

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讨论来了解家里应遵守的文明礼貌。对家庭生活中哪些文明行为举止的讨论,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加深学生认识。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学生准备资料、投影仪。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爸爸、妈妈不仅教我们怎样做事情,还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是否讲文明,有礼貌。而文明礼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从自己的家里做起。”

板书课题:家里的文明礼貌

提问:你们都了解那些文明礼貌

 

 

二、个人作业。

根据教科书中的课文和插图提醒或引导学生。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日常生活中哪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阅读第14—15页,了解在家里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文明礼貌。

 

 

完成教科书第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

三、分小组讨论。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归类和做简单记录。

四、全班交流。

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在自己家里或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家里的文明礼貌

一、起居方面

二、行动坐卧

三、文明进餐

本节课学生讨论热烈,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适当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2)小时

课    题

(2)居家生活讲节约

课    型

综合课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教学重点

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交流。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过程

学生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这个家庭是爸爸、妈妈创造的,家庭的花消要靠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来看一看教科书第16页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

朗读教材第17页的两段话,提问什么意思?并做适当的解释。

五、教师总结。

节俭是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不攀比、不奢侈、不随意丢弃有用的东西,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二、探究活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请几个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全班讨论进行探究。

 

学生自由发言。

三、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办法。

四、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节约就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居家生活要节约

 

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节约就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本课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节俭绝对化,要告诉学生,不要把节约、爱惜东西和合理消费,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对立起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