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1-3单元教案
教学时间 |
|
教学内容 |
第(一)单元第(2)课(小节)第( )小时 |
||||||||||
课 题 |
爸爸、妈妈抚育我 |
课 型 |
综合课 |
||||||||||
素 质 培 养 目 标 |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懂得个人的健康平安是家长呵护的结果。 2、学习通过观察、体验、思考,发现和理解生活中蕴涵的道理。 3、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萌发对长辈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 |
||||||||||||
教学重点 |
探究活动,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让学生深刻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 |
||||||||||||
教学难点 |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交流法。 |
||||||||||||
教学用具 |
学生收集的材料、投影仪。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过程 |
学生活动过程 |
||||||||||||
一、导入。 “我们已经回顾了各种机的成长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爸爸、妈妈给我们生命,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爸爸、妈妈哺育了我们,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 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提问学生:什么是抚育。 |
学生自由回答。 二、探究活动。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10页。然后,以教师提问、学生自由发言为主要形式进行全班讨论。 三、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7页的课文和“我心灵的家”。引导学生讨论自己和父母交流、沟通的情况。 四、故事会。 将学生分成小组,请每个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讲一讲爸爸、妈妈疼爱自己的故事,或者一件令自己难忘的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事情。 |
||||||||||||
五、总结。 七、布置作业。 写一封给爸爸、妈妈的信,或一段感谢爸爸、妈妈的话。 |
六、课堂结束。让学生集体朗诵《游子吟》 |
||||||||||||
板 书 设 计 |
爸爸、妈妈抚育我 抚育(扶持、抚养、保护、照顾)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扶持 |
||||||||||||
教 后 记 |
本课的学习提倡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进行得较好,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 |
||||||||||||
教学时间 |
|
教学内容 |
第(一)单元第(3)课(小节)第( )小时 |
||||||||||
课 题 |
我懂事了 |
课 型 |
综合课 |
||||||||||
素质 培养 目标 |
1、尊重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
||||||||||||
教学重点 |
让小说学会调查,并把调查所得资料整理。 |
||||||||||||
教学难点 |
|||||||||||||
教学方法 |
讨论法、小组交流演示法。 |
||||||||||||
教学用具 |
投影仪、学生调查所得资料。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过程 |
学生活动过程 |
||||||||||||
一、导入。 “我们已经知道是爸爸、妈妈给我们以生命,是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哺育我们健康成长。随着我们不断地长大,我们懂得的事请会越来越多。 板书课题:我懂事了。 提问学生:什么叫做懂事? |
学生回答(自由发表意见) 二、探究活动。 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结合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辛苦工作的,请几个学生自由发言。 调查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的。 三、个人制作。 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 四、组织学生阅读“母亲节的由来”,并且介绍父亲节。 |
||||||||||||
五、布置学生完成“我的感受”。 六、教师总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
|
||||||||||||
板 书 设 计 |
我懂事了 主动帮父母做家务 自己铺床叠被 收拾书包 整理用品 擦桌子 洗碗…… |
||||||||||||
教 后 记 |
学习本课,学生学会了调查,通过调查去了解、观察自己父母的工作,提高了学生的课外调查和实践能力。 |
||||||||||||
教学时间 |
|
教学内容 |
第(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1)小时 |
||||||||||
课 题 |
健康生活每一天(1) |
课 型 |
综合课 |
||||||||||
素 质 培 养 目 标 |
(1)家里的文明礼貌 1、具有自尊、自爱的生活态度。 2、乐于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道要对爸爸、妈妈有礼貌,知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文明举止。 |
||||||||||||
教学重点 |
通过交流、讨论来了解家里应遵守的文明礼貌。对家庭生活中哪些文明行为举止的讨论,进一步展开探究活动,加深学生认识。 |
||||||||||||
教学难点 |
|||||||||||||
教学方法 |
讨论、探究、交流。 |
||||||||||||
教学用具 |
学生准备资料、投影仪。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过程 |
学生活动过程 |
||||||||||||
一、导入。 “爸爸、妈妈不仅教我们怎样做事情,还教我们怎样做人。做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是他是否讲文明,有礼貌。而文明礼貌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要从自己的家里做起。” 板书课题:家里的文明礼貌 提问:你们都了解那些文明礼貌 二、个人作业。 根据教科书中的课文和插图提醒或引导学生。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讨论了日常生活中哪 |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阅读第14—15页,了解在家里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文明礼貌。 完成教科书第15页“我家里的文明礼貌。” 三、分小组讨论。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作业进行发言,小组归类和做简单记录。 四、全班交流。 |
||||||||||||
些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从一点一滴做起,首先在自己家里或成为一个文明礼貌的好孩子。 |
|
||||||||||||
板 书 设 计 |
家里的文明礼貌 一、起居方面 二、行动坐卧 三、文明进餐 |
||||||||||||
教 后 记 |
本节课学生讨论热烈,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适当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学生的认识。 |
||||||||||||
教学时间 |
|
教学内容 |
第(一)单元第(4)课(小节)第(2)小时 |
||||||||||
课 题 |
(2)居家生活讲节约 |
课 型 |
综合课 |
||||||||||
素 质 培 养 目 标 |
1、知道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知道节约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2、乐于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3、能够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赞成和支持勤俭节约的具体做法。 |
||||||||||||
教学重点 |
养成学生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习惯。 |
||||||||||||
教学难点 |
|||||||||||||
教学方法 |
讨论、探究、交流。 |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课件 |
||||||||||||
教 学 过 程 |
|||||||||||||
教师活动过程 |
学生活动过程 |
||||||||||||
一、导入。 “我们生活在温暖的家庭里,这个家庭是爸爸、妈妈创造的,家庭的花消要靠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来看一看教科书第16页的连环画,想一想这组连环画说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有什么想法? 朗读教材第17页的两段话,提问什么意思?并做适当的解释。 五、教师总结。 节俭是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不攀比、不奢侈、不随意丢弃有用的东西,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
二、探究活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请几个学生根据连环画的内容表演小品。然后全班讨论进行探究。 学生自由发言。 三、小组活动。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节约的办法。 四、全班介绍。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
||||||||||||
节约就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
|
||||||||||||
板 书 设 计 |
居家生活要节约 节约就是尊重劳动和劳动成果 节约就是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 |
||||||||||||
教 后 记 |
本课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节俭绝对化,要告诉学生,不要把节约、爱惜东西和合理消费,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对立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