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 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8-19 11:21:39

一、课程特点:《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1、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2、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4、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1、情感与态度:2、行为与习惯:。3、 知识与技能:4、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案,帮助儿童展开活动。
2、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 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课时安排:
   本学期以18周计算,每周2课时,合计36课时。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单元“我生活的地方”                7课时
第二单元“让家园更美好”                9课时
第三单元“快乐的少先队员”               9课时
第四单元“我们在长大”                   7课时
复习、考试                               4课时
总计:                                  36课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