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对外贸易(大纲版)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教案
重要考点梳理
1、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提示:世界市场与国内市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产生时间不同。国内市场产生于原始社会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时期,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而出现;国际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了统治地位后形成的。活动范围不同。国内市场主要在国内进行;国际市场主要在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市场主体不同。由于世界市场活动范围超过一国国界,市场活动的主体是不同国家的法人和自然人其中包括各个国家主权政府。
(2)、二者联系表现在:世界市场是国内市场在范围上的延伸。国内市场的形成是国际市场形成的前提。国际市场出现和形成是国内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
2、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提示:(1)世贸组织有三个主要职能:制定规则,即制定全球经济运作的多边贸易规则,并监督这些规则的实施;开放市场,即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成员进行开放市场的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原则。
(2)正确认识我国与世贸组织的关系。
我国积极参与世贸组织的活动,这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争取更多的国际贸易权利;另一方面也面临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
随 堂 笔 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承担相应的义务。面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一是要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提高国际经营化水平,与国际市场接轨。二是要充分利用WT0的规则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在国际贸易争端中,运用WT0规则,积极应对挑战,化被动为主动,维护企业和国家利益。
3、经济全球化
提示:(1)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吸引外资,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它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不利和风险,使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2)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策略。 .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国家都回避不了。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有利条件和机遇。同时又要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更好地发展和壮大自己。
4、外汇与汇率
提示:(1)区别外汇与外币。外币是相对于本国货币来说的,外汇并不等于外币。只有当外币用作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时外币才可以称之为外汇。外汇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
(2)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在各国经济日益开放的情况下,汇率成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对一国的进出口贸易、资本的国际流动、外汇收支、国内价格水平产生影响,还影响一国外汇储备的实际价值。
汇率变动对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般说来,本币贬值,外汇汇率升高,有利于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从出口方面看,外汇汇率升高·意味着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降低,因此价格竞争力增强,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从进口方面看,当外汇汇率升高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就会上涨,进口成本加大,进口受到抑制。
汇率变动对一国资本流动的影响。当外汇汇率升高,本币大幅贬值时,人们为了避免本币进一步贬值所造成的损失,就会将本币换成外币资产或把资金投向国外,导致资本外流。与此相反,当外汇汇率降低,本币升值时,则刺激进口,限制出口,有利于资本的流入。
5、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提示:全面认识我国的¨走出去”战略。
(1)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是以“引进来”为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走出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2)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3)“走出去”的主要内容是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