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五上《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介
《蚯蚓的选择》是小学科学新教材五上第四课,教科书共3页,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蚯蚓与环境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然后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并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另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第二部分: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这个部分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过程与方法: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三)重点、难点
重点:设计对比实验,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难点: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完成从数据到事实的推理。
(四)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长方形扁纸盒两个(可以让学生准备)、黑布、塑料薄膜、蚯蚓10条以上(可以让学生准备)、干土、湿土。
教师准备:企鹅、天鹅等的图片,《动物的适应性》录像片段(机动)。
(五)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昨天老师叫大家去捉蚯蚓了,捉到了吗,谁捉得多,能介绍一下经验吗,你是到哪儿捉的?
2、 师:你觉得到哪儿捉比较多?(引出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的假设)。
3、 师:其他捉得多的同学觉得他说得对吗?可科学结论应该用事实来证明,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实验来现场验证这些假设呢?
(板书:黑暗 潮湿,并打上问号)
4、 讨论: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引导学生思考:可以设计两相反的环境,让蚯蚓自己来选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
5、 学生汇报实验设计,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进行实验。
●实验一步骤:
(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让盒子中的环境一端明亮,一端黑暗。
(2)在盒底放入塑料吸水纸,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5)反复几次。
●实验二步骤:
(1)在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
(4)反得几次。
6、 汇报交流
抽小组汇报实验数据,并组织讨论,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特别注意让学生自己实现,由原始数据到实验结论的推理。最终得出: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环境的结论。
7、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2)、出示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3)、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