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四单元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 使学生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② 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可以改变。
③ 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探究目标:① 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确实占据空间。
② 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
③ 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教学重点】知道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但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验证为主,教师讲述、示范为辅。
● 【教学准备】 ■ 课前交待:分工、约定、个别预设 课题:纸条(4张)、双面胶
■ 课前谈话: 因为有缘,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通过这堂课,我们会成为朋友!!!
●【教学过程】 ■ 课前游戏:抢凳子——引出“占据” P1 课件展示:教育理念两句话!!!
一、魔术激趣
1.引导:你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喜欢)今天我为你们表演一个好吗?(好的)
如果来点掌声,我一定会更有信心!谢谢!希望今天后面同学表现精彩的时候也能听到掌声!
2.出示道具:泡沫蜡烛,这是什么?(泡沫蜡烛)
我们把泡沫蜡烛点燃放在水面,它会浮还是会沉?(浮)蜡烛没点完之前它会熄灭吗?(不会)
3.预测:如果我用杯子把它压入水中,你们认为它还会继续燃烧吗?(不会,会熄灭)
哦,真的吗?你们确信?今天,我一定会给你们带来惊喜的,请仔细观察!
4.演示实验:提问:灭了吗?(真没灭) 老师厉不厉害? P2课件:蜡烛在水底燃烧图片
5.质疑:对于刚才的现象你们有什么疑问吗?———————————P2课件展示:两个问题?
(●蜡烛为什么会沉下去?●它为什么能继续燃烧?……)
5.你们想不想揭穿这个魔术?(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并揭开谜底吧!有信心吗?(有)
二、正式引入
■: 液体、固体占据空间——认识“空间”和“占据”
1.出示量筒,让学生说说名称,教师板书(量筒)并让学生说说特点(表面有刻度,可以测量水的多少。)
2.引导观察:大家来观察这个量筒,它里面是怎么样的?(空的)
没错,很好:你们觉得量筒中空的部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什么:“空间”— P3课件展示:空间
3.它可以用来干什么?(装水、液体)教师在量筒里装满水后,问:“现在量筒的空间被谁占据了?
(被水占据了)好的,我们可以说水占据了量筒的空间 —————————P3 课件展示:占据
4.既然水占据了量筒的空间,你们认为它还能装进别的东西吗?(不能)
到底能不能呢? 大家看,我这里有一个带细线的钩码————板书:钩码
预测: 要是把它放入水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一些水会满出来) 真的吗?
5.为防止水满到桌面上,教师把量筒放到塑料杯中。 学生观察钩码放入水中前后有何变化?
教师演示——哦! 大家猜得没错,这是为什么呢?———————————请把话讲完整!
(水占据了量筒的空间,要是钩码非要占据量筒的空间的话,那只有挤掉一部分水了。)
6.教师小结:说得非常好!水占据着量筒的空间,钩码却占据了水的部分空间,把水挤出了量筒。可见,液体固体都能占据空间:P3课件:液体固体都能占据空间贴纸:液体固体都能占据空间
做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谁能复述一下?———P4 课件:乌鸦喝水图片
7.现在老师把杯中的水倒掉, 杯子里还有物质吗? (没有了)到底有没有? (有,有空气)
很好,你怎么知道里面还有空气的?因为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的气体。
既然液体和固体都能占据空间, 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是否也能占据空间呢?
8.引出研究主题 —————————————— P5 课件:出示课题贴纸:空气占据空间吗?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探究,去揭开其中的谜底吧!
三、科学探究
(一)探究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猜想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环节,还是让我们先来预测一下空气到底能否占据空间?(能 /不能)
■: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这只是我们的猜测,要想知道谁说得正确,就要用实验来证明。
● 活动一:杯子倒扣纸不湿——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1.出示白纸并提问:谁有办法使白纸浸入水中而不被浸湿?——————学生说方法
2.哦,他的意思我懂了,出示课件:—————————————— P6 课件展示:实验示意图
动手做——做中学,出示示意图,提出要求,教师依图指导,同时依次提出实验要领:
① 纸塞底部,杯口向下 ② 倒立竖直,扣入水中 ③ 竖直移出,擦干杯口—— P7课件展示
3.学生预测:白纸会不会被浸湿?
4.分组探究:不能倾斜,观察水面变化,观察纸的干湿,教师巡回指导!
5.引导汇报:你们看到了什么?(纸没有被浸湿)这说明了什么?(空气也能占据空间),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上升或下降),真够细心的,科学家都是这样细心才会有这么多新的发现!
6.教师小结:空气占据了空间,把水挤出去,水面上升,纸未湿—————————————
P8 课件:结论:空气也能占据空间贴纸:板书: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 活动二:多种方法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1.过度:除了刚才的实验,你们还有什么方法能证明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P8 课件:过度引导语
2.学生举例——教师演示:① ② ③…………
3.教师出示器材并说明注意事项:怎样才能把黄酒通过漏斗倒进瓶子 P8 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4.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汇报:遇到什么困难?(黄酒倒不进去)怎么改进装置?(让空气跑出来)说明了什么?
(空气占据了空间)P9 课件:三个问题
6.演示实验:①吸管吹饮料 ②杯压乒乓球 ③瓶内吹气球——比赛
7.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什么呢?(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 活动一: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1.过度:水能占据空间,空气也能占据空间,那么空气和水占据空间的情况相比,有何异同呢?
P10 课件出示:引导过度语
2.教师出示注射器指导学生认识并说说它的特点,同时出示课件:
圆筒形,筒表面有刻度,有活塞,可以推拉运动————P11 课件出示:注射器结构图
3.控制变量对比实验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
4.重点:根据课件依次指导实验方法并提出注意事项———P12—14 课件: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①水和空气的体积要相同 ② 推或拉活塞的力要相同 ③及时记录推和拉前后刻度的读数
5.重点:根据课件指导实验记录单的填写————————— P15 课件:实验步骤与注意事项
6.学生分组探究并完成实验记录—— 拿出实验记录表(事先放在记录员所在的抽屉内)
6.学生根据实验记录汇报实验数据—————————————— P15 课件出示:记录表填写
7.教师指导维恩图的填写方法——————————————— P16 课件出示:维恩图的填写
8.根据课件进行小结:——————————————————P17 课件出示:异同分类小结
9:教师板书: 贴纸: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 活动二:压缩空气有弹性——运用举例
1.教师:刚才同学们发现: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其实这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学生举例
3.教师:出示篮球、喷壶、马桶皮搋子:演示压缩空气有弹性——P18—23 课件出示:运用实例
四、课堂小结 ——————————————————————————P24 课件出示:课堂小结
1. 2. 3.
五、巩固作业 ——————————————————————————P25 课件出示:巩固练习
1.明辨是非、精挑细选、我问你答
2.作业本P47:课堂练习
3.课后拓展:搜集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事例,整理成科学实验手册——P26 课件出示:拓展延伸
4.揭示谜底,首位呼应——大家知道魔术都是假的,只不过里面蕴涵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现在你们能用今天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释蜡烛在水下还能继续燃烧的原因了吗?
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还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实际的问题。
我希望同学们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的道路上有更精彩的表现!
液体固体能够占据空间 空气也能占据空间!
三上科学“空气和水”占据空间情况对比实验记录单
第( )小组 记录员:( ) 2010年 月 日
占据 空间 比较 |
共 同 点 |
实 验 之 前 读 数 (毫升) |
推 之 后 读 数 (毫升) |
拉 之 后 读 数 (毫升) |
是否 发生 变化 |
不 同 点 (填“不变”“压缩”或“扩张”) |
水 |
都 能 占 据 空 间 |
10 |
|
|
|
推——空间( ) 拉——空间( ) |
空气 |
10 |
|
|
|
推——空间( ) 拉——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