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课程教学计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5 09:25:15

 

 

 

 

 

 

 

 

 

 

 

单元或章节教学要求

单元

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有结构的活动,知道物质混合后,有的不发生变化,有的发生变化;

2、了解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物质大都是混合物,人们根据需要制造各种混合物;

3、指导学生学习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方法进行观察;

4、指导学生学习几种混合和分离的操作方法;

5、指导学生学习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变化;

6、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

7、指导学生学习用身边的物质制造混合物;

8、帮助学生理解观察到“没有变化”同观察到“发生了变化”同样重要;

9、教育学生要学习、会和同伴合作,保证本组每个同学都有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

第二单元

1、引领学生实际进行运用感官感觉空气的活动,让他们充分感知空气,并通过设计实验,使他们学会借助其他介质来观察空气,从而学习一种新的科学探究方法。

2、引领学生用把空气和石头、水相比较的方法判断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但有重量,从而认识空气这种物质的性质,并建立固体、液体、气体的概念。

3、引领学生充分开展猜想的活动,猜想足球运动员用很大的力量踢球,脚为什么不会受伤,足球为什么能飞得那么远?进而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很大体积的空气可以被 缩进很小的空间里,并通过实验获得被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和弹力,从而验证他们关于足球的猜想。

4、引领学生继续应用借助媒介的实验方法,判断空气可以流动形成风,并认识空气在外力的作用下才产生流动的,从而为学生以后探究自然界的风的形成奠定基础。

5、引领学生通过实际感受,体验空气对于生命的重要性,并通过经历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体会运用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同时使学生知道空气是所有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6、通过引领学生经历对压缩空气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调查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技术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

第三单元

1、组织学生亲历各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

2、鼓励学生完成植物生长全过程的观察活动。学会持续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在种植活动中,促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和交流,使他们学会与人合作。

4、收集学生观察记录活动的信息,及时给学生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5、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种植凤仙花和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的涵义。

第四单元

1、指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养蚕活动;鼓励学生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养蚕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经历一些基本的活动过程。

3、组织指导学生在养蚕的活动中,获得关于动物生命的变化、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

第五单元

1、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体开始,研究观察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鼓励学生在观察研究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在课外进行一设计、制作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方法,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学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2、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观察研究活动的过程。

3、组织、指导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关于物体沉浮的物体本身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并认识到物体的沉浮还与承载的液体有关;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

第六单元

1、引领学生认真观察、收集有关物体的冷与热的事实材料,整理、研究这些材料。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中。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有关冷与热的探究活动。

2、经历从触摸的方法按冷热程度给水进行分别的过程;经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研究冷水与热水的过程;经历对物体热胀冷缩性质探究的过程;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

3、组织和指导学生在有结构的活动中掌握对自然界进行独立探究的必要技能,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尝试着把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