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25 09:29:01

 

 

 

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2005年4月25日

 

课题

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集体教学目标:

1、知道蚕蛹是蚕的一身中又一种生命形态及其特点。

2、了解蚕茧是蚕一生变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3、培养学生对蚕茧的观察能力,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自己 动手抽丝。

 

 

 

 

特殊儿童教学目标:

   在同学和教师的帮助下知道蚕蛹是蚕的一身中又一种生命形态及其特点,初步了解蚕茧是蚕一生变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对蚕蛹的观察和描述

教学准备

学生:蚕茧,小剪刀,手电筒,竹签,丝绸制品。

教师:热水,小碗。

 

 

 

 

 

 

 

 

 

 

1、引入。

蚕宝宝已经住进了自己做的房子里,猜猜蚕宝宝在房子里变成了什么样子?

2、观察蚕蛹。

·指导学生小心地剪开一个蚕茧,取出蚕蛹。

·观察蚕蛹,描述蚕蛹是什么样的。

·比较蚕蛹与蚕宝宝有哪些不同,有没有一样的地方。

·蚕茧里还有什么?这是怎么回事?

·蚕蛹还会有变化吗?

·画一个蚕蛹。

3、观察蚕茧。

·看一看、摸一摸蚕茧,说说蚕茧是什么样的?

       

 


 

 

 

 

 

 

 

 

 

 

 

 

 

 

·听一听,蚕蛹睡觉会不会打呼噜?

·测量蚕茧的长度。

·想办法称一称蚕茧的重量。

·选一个蚕茧,试着把蚕茧上的蚕丝拉出来,容易拉吗?

·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泡一下,再来拉丝,情况怎样?

·把拉出来的蚕丝,小心地绕在纸板上。比一比,谁拉的丝断头少。

·想办法量一量,一个蚕茧的蚕丝有多长。

4、了解蚕丝制品及其历史。

·蚕丝制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喜爱?

·讲述有关“丝绸之路”的资料。

 

 

 

 

 

 

 

 

 

 

 

 

 

 

 

 

 

 

 

 

 

 

 

 

 

 

 

蚕的生命周期

2005年4月29日

 

课题

蚕的生命周期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集体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对蚕卵、蚕宝宝、蚕蛹、蚕蛾等蚕一生形态变化的观察和描述过程、用蚕的一生的发展变化与其他动物相比较,发现动物生命周期的过程。并且能坚持不懈地做好观察、描述和记录。

3、组织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特殊儿童教学目标:

   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对他们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指导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内容。

教学准备

学生对蚕宝宝一生所作的记录。

 

 

 

 

 

 

 

 

 

 

1、交流蚕茧发生的变化。

·蚕茧发生了什么变化?

·蛹到哪里去了?

·从蚕茧里钻出来的东西是不是蛹变的?

·蚕茧里现在还有什么?

2、观察蚕蛾的形态特征和行为。

·观察蚕蛾。

·描述蚕蛾的身体。它有几部分?各部分是什么样的?

·比较蚕蛾与蛹。它们有哪些不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100%(1)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