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6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24 13:06:03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下表是同学们在做斜面的实验时,在不同坡度的斜面上提升重物所得出的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物体1

物体2

物体3

物体4

……

物体重量

10

15

30

50

……

斜面A上的拉力

5

7.5

15

25

……

斜面B上的拉力

3

4.5

10

17

……

斜面C上的拉力

7

10.5

21

33.5

……

1)这一实验改变的条件是:                                    

2)这一实验不改变的条件是:                                   

3)从以上数据来看,坡度最大的是斜面_____,坡度最小的是斜面______。(4)这一实验告诉我们:                                          

1)斜面的坡度。

2)斜面的高度。

3CB,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杠杆的研究

要研究的问题: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材料:杠杆尺、钩码。

过程和方法:

1、在将杠杆尺调节到平衡状态后,首先在杠杆尺左边的第二个孔上挂两个钩码,试一试分别在杠杆尺右边的第一、第二、第二、第四个孔上挂上两个钩码,杠杆尺会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2、分别改变杠杆尺左右两边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观察杠杆尺的状态会有什么变化?从中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结果:

1、力点距支点的距离与重点距支点的距离一样远,且力一样大时,杠杆尺平衡。

2、力点距支点远,重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可以省力。

3、力点距支点近,重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不省力。

思考:自己还能用什么的哪些材料研究杠杆的平衡原理?(如:用直尺、橡皮、铅笔等材料,也能做这个实验吗?)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实验名称:轮轴的研究

研究的问题:轮轴什么情况下是省力的?

实验材料:螺丝刀、线、钩码。

实验过程:将线扎在螺丝刀刀柄上,另外一端挂一个钩码,用手握住刀把,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反过来,将线扎住刀把,手握刀柄,旋转螺丝刀将钩码向上提起;比较两次实验的感觉,说明了什么?

思考:实验中,螺丝刀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实验名称:斜面的作用

设计目的:通过科学实验,收集证据,认识到斜面的省力原理。材料:木板(长度不同)、木块、重物、测力计。

过程和方法:1、将一块木板的一头支在桌面上,另一头架在木块上,使其成为一个斜面。把不同的重物分别放在斜面下端,通过测力计拉着它沿斜面向上提升,观察用多少力?2、还用那个木块支着,换用其他长度的木板搭一个斜面,选择一个重物,沿着这些长度不同的斜面逐一拉上去,分别观察用了多少力?

实验结果:1、发现物体不管是有轮子的还是没有轮子的,是大的还是小的,表面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从斜面拉上去用的力都小于直接把物体垂直提上去用的力。

2、发现木板越长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直接垂直向上提重物相当于坡度为90,一点都不省力。

注意事项:注意沿斜面向上拉重物是否省力,要与垂直提起重物时用的力相比较才能知道。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研究主题:纸的抗弯曲能力与纸的厚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材料:两个纸杯    卡纸若干    回形针若干   

1.实验猜测:

2.要改变的条件:

3.要保持不变的条件:

4.实验方法:

5.实验记录:

6.解释与结论:

1.纸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

2.纸的厚度。

3.纸的规格,纸的宽度,大头针的重量,放的位置。

4.①用两个纸杯和一张白纸搭一个宽10厘米的纸桥,然后在上面放回形针,记录下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第一步中的一张纸改成两张纸,记录下两张纸的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把第一步中的一张纸改成三张纸,记录下三张纸的纸桥承受回形针的个数。反复三次。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