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设计1 苏教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3-14 10:12:38

教学目标

1、在交流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调查方法获取需要的信息;

2、整理信息,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调查结果。

3、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4、意识到生命的珍贵,体会与父母的亲情,体验父母养育的辛苦。

教学重点:

1、知道、人类也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

2、了解胎儿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

1、知道胎儿的形成过程。

2、会整理信息,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收集到的信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我是怎样出生的》问卷调查表、视频资料、记录单。

2、学生准备:装满书的书包(5.5千克)、丝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每一个孩子都曾经问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从哪里来?爸爸妈妈是怎样回答的?

(二)合作研讨,集体交流

1、谈话:在课前,同学们都以不同的形式和父母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一些自己出生前后的一系列事情(比如刚出生时的身高、体重等),你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愿意和大家交流、共享吗?

2、小组交流:请组长把交流中有价值的信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另外,请把你们小组还想要知道的问题仔细记录下来。看谁在这一环节中发言积极,倾听仔细。(在交流的时候老师巡视,指导、督促学生,确保小组交流的高效性和交流内容的多样性。)

1)统计小组内同学们出生情况

全组人数

刚出生时,身体各项指标

 

50cm以下

50~52cm

52cm以上

出生方式

 

 

 

顺产

剖腹产

3kg以下

3~4kg

4kg以上

 

 

 

 

 

3、全班交流:围绕中心问题重点交流

我出生的小故事。

小宝宝在羊水里如何呼吸呢?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吃什么呢?

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如何排泄自己的废物?

小宝宝能听见外面的声音吗?

难产是怎么回事?

4、挑选小老师,带领大家集体学习:胎儿在妈妈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体会生命的伟大。

本环节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己提问、师生梳理并解决问题等途径,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很抽象的,不可见的胎儿形成过程尤其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过程很清楚的展示出来,进一步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尤其多途径的培养了让学生知道观察收集信息要全面,初步学会收集,学会整理,学会共享,从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五)体验激趣,感恩父母

1、引导学生开展负重体验活动,了解妈妈怀孕的艰辛。

2、交流:在体验一下妈妈怀孕的过程中,你都有什么感受?(在轻缓的音乐《感恩的心》中进行交流,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交流起来更加真实,通过交流使学生亲身体会妈妈怀孕的艰辛,知道父母养育我们的难处。)

3 、总结全课、升华情感。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生命科学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话题。对小时候的情况我们已经有所了解了,知道人类也和某些动物一样,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的后代。每个人都来自一个小小的受精卵细胞,它在妈妈的子宫里面生长了大约十个月,变成一个成熟的胎儿以后就从妈妈的子宫里面生出来。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通过学习和体验,了解了妈妈怀孕的艰辛,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吗?当有一天,父母老了,你会怎样对待父母呢?引导学生知道了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都付出了很多的代价,应该珍惜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4、宣读感恩宣言:亲爱的爸爸妈妈:从现在开始,在品德上要让你们安心,在学习上要让你们放心,在生活上要让你们省心,我们决不辜负父母心!

5、 课后延伸,强化体验。

“今天回家以后请,有兴趣的同学们可以做下面任意一件事情:”

1)给爸爸或妈妈洗一次脚。

2)办一期“我是怎样出生的”小报。

板书设计:

我是怎样出生的………………………………【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