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怎样出生的》教学设计3 苏教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doc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的辛苦;
2、知道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3、体会到与父母的亲情,感受父母养育的艰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人类是通过两性结合繁殖自己后代的。
难点:把重物绑在身上的体验活动。
教学准备:
1.学生回家向父母询问自己刚出生时的一些情况。
2.学生带好自己刚出生时的照片,小脚印拓片和胎毛制成的毛笔等(如果有的话),还要准备好与父母交流时的问题和答案。
3.学生准备书包等重物。
4.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引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动物、植物都可以繁殖他们的后代。我们人类也在一代一代地繁衍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长大后也会有自己的宝宝,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讨《我是怎样出生的》。下面就请你把你了解到的出生情况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二 、进行新课
1.交流自己的出生情况,并把交流的结果写在活动记录表上。
小组交流情况:
(1)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多少时间?
(2)刚出生时我是什么样的?有多重?有多长?
(3)妈妈在怀孕的时候有哪些反应?
(4)我出生时她的情形是怎样的?
2.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体验母亲怀孕时的辛苦和不容易。
(1)了解人生命的孕育过程。
谈话引入:大家都从爸爸妈妈那里知道了自己刚生下来时的情景,那你们知道自己在妈妈肚子里是什么样子的吗?
a.教师展示课件(一套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资料)并讲解。
谈话引入: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是如何一天天长大的呢?现在让我们再来仔细了解一下,看看每个阶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课件展示1-10个月从精卵结合到胎儿发育的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
第二个月,胎儿轮廓隐约可见,已有人的雏形,可以区分出头、身、上肢、下肢。
三个月时,胎儿身长约6~10厘米,体重50克左右,外生殖器已经开始发育,嘴能张、合,吞咽,四肢可以活动。
四个月时,胎儿身长约13~17厘米,体重125克左右,骨骼系统进一步发育,胎盘已经完全形成。
五个月时,胎儿头上长出了细茸的头发,眉毛和眼睫毛也长出来了,像绒毛似的覆盖全身。
六个月时,胎儿身长约33厘米左右,体重600~700克;皮下开始有脂肪;眼睛已完全长好,可以睁开和闭拢,还可环视周围,可正常呼吸,还有哭的表情,手可以攥成拳头。
七个月时,胎儿身长约40厘米左右,体重1000克,各器官发育齐全,已初步具备了生活能力。
八个月时,胎儿长度约40厘米,重1800~2000克,胎儿皮下逐渐长出脂肪,准备适应子宫外的气温变化。
九个月时,胎儿长度约45厘米,重约2500克。头和身体、四肢的比例接近新生儿。
十个月时,胎儿长度约48~50厘米,重3200~3500克。胎儿的动量会明显变少。
b.排序。P36页五副图是我们在妈妈子宫里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图。
请将它们按照从小到大的发育时期排个序。
(教师可以指示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胎儿的大小、像婴儿的程度以及孕妇腹部隆起的程度进行排序)
讲述:它们分别代表了胎儿在母体内1个月、3个月、5个月、9个月和10个月的发育时期。
2、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辛苦
谈话引入:刚才我们了解了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过程。在这十个月里,妈妈是很辛苦的,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体验妈妈怀孕时的负担。
学生做负重活动: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按照月份的增加逐渐增加课本文具等直到接近5.5千克,再将鸡蛋用布裹好放进书包里,接着做绕教室行走、弯腰捡东西、系鞋带、做操等运动,要求鸡蛋不能弄破。
教师针对每一个参与活动的同学提问:刚才有什么感受?
学生汇报:
生1:很重,不舒服。
生2:弯腰很不方便
…………
教师小结:宝宝在生下来之前,胎儿、胎盘及羊水的总重量约为5.5千克,这就意味着妈妈要整天负重5.5千克行动。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体验到了妈妈在怀孕时的不方便,平时很轻松的事情做起来都是那么的辛苦。并且妈妈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护肚子里的宝宝,长达十个月。
3.讨论、交流、思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话题:我们应该怎样珍爱生命,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拓展和总结:
1、拓展:在学习了解了自己是怎样出生的,也初步明白了人类的一些繁殖方式后,体验了母亲孕育的艰辛。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想对父母说些什么?
四、板书设计:
我是怎样出生的
爸爸+妈妈
↓
十月怀胎
↓
“我”出生
板书设计、学生记录单设计:
板书设计:
我是怎样出生的
爸爸+妈妈
↓
十月怀胎
↓
“我”出生………………………………【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