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中考科学总复习专题复习.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4-11 20:29:34

专题3 种群、生物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  种群

1 ___是生物分类等级的最小单位。如桃树是生物的一个种,即一个物种。

2.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___________ __的总和。

3.种群特征:有_________ 、年龄结构、 _________ 、出生率和死亡率等。

(1)生物种群密度是描述_________ ______的一种方法,即在一定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地区,种群密度往往不相同。

(2)性别比例=

(3)出生率指在              内,平均每千个个体中的新个体数。

出生率=×1000‰

(4)死亡率指在单位时间内,平均        个体中的死亡个体数。

死亡率=×1000‰

(5)种群出生率>死亡率时,种群的数量      ;反之数量减少。种群中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和出生率相差很大。所以种群动态变化与种群年龄结构关系极大。常见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种群增长的     型曲线和    型曲线。

考点二  群落

4.生物群落: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________ 的总和,简称群落。

(1)一个区域内有一个群落。群落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 。在群落中,植物起主导作用,动物、微生物随着植物的分布而分布。

(2)植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_____ __所有植物的总和;植被指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

(3)群落由多个种群组成。有大有小,群落和种群的大小由_______和人们观察与研究的需要而定。

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5.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________ ,还能影响环境。

(1)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阳光、 _____ 、食物等。

(2)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有互助、寄生、 _____ _____等。

(3)适应环境的表现形式有___ ____ _____等。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分布、生理等的因素,叫_____ _____ 。许多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与它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考点四  生态系统

6.生态系统的意义

(1)生态系统是由_________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__________共同组成的。

(2)生态系统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

(3)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范围上限为离地面约_______的高空,下限可达距海平面约_______的海沟底部,或距地面深达23千米的岩石层。

7.生态系统的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______、热量、 ___、空气、矿物质等。

(2)生产者:制造______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食物,如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生物为食,分为___________(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 ___________(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 ___________(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等。

(4)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较简单的______,供植物再利用,如细菌、真菌、腐食性动物蚯蚓。

(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统称为_________,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称为___________

8.食物链和食物网

(1)食物链:各种生物由于_________而形成的一种联系。表示方法:生产者→消费者,如蝗虫吃农作物表示为农作物→蝗虫。

(4)分解者: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较简单的______,供植物再利用,如细菌、真菌、腐食性动物蚯蚓。

(5)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统称为________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称为________ ___

考点五  生态平衡

9.生态平衡:指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保持_________,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在各组成成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_________

1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______ ,自动调节能力______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_____ ;相反,生物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弱,稳定性______

11.生态平衡的破坏

(1)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______ ,当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2)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________ (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泥石流等)_________(如对森林的过量采伐,对草原的过度放牧等),同时人为因素可以强化自然因素。………………………………【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