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总数:50630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17下一页
  • [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 [内容预览] 28 | 2013-02-25
    单元分析与提示 单元概述 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戏剧文学。戏剧艺术,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种类繁多,各具特色。我们这个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不仅作者的国别有中有外,时代有古有今,而且戏剧的种类各有不...

    [阅读全文]

  • [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 [内容预览] 13 | 2013-02-25
    单元分析与提示 单元概述 从教材的整体设计来看,第五单元是苏教版的九上与九下两册中“读书系列——学会读书”的一个构成单元。单元主题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强调学生在鉴赏文学...

    [阅读全文]

  • [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教学设计.doc [内容预览] 16 | 2013-02-25
    单元分析 本单元七篇古诗文均是经典名篇,又是中考必考篇目,因此具有重要地位。 六篇文言文,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宗旨是共同的,即要求学生能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以国家利益为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阅读全文]

  • [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三单元教学设计.doc [内容预览] 21 | 2013-02-25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题为“疑为学之始。”读书就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疑问,正是独立思考的结果,也是真正独立学习的开始。学习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够深入思考分析,甚至提出与作...

    [阅读全文]

  • [图文]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第二单元教学设计.doc [内容预览] 19 | 2013-02-25
    单元分析与提示 概述 本单元课文都出于名家之手,4篇文章用不同的方式说了不同的事,作者和他们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热爱生活的。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充实,信息量大,因此单元主要任务是学会“迅速捕捉阅读信息&r...

    [阅读全文]

  • [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内容预览] 38 | 2013-02-25
    1、诗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以读为本,通过朗读...

    [阅读全文]

  • [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内容预览] 44 | 2013-02-25
    13威尼斯商人 教学目标: 1.了解剧本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各种文艺表现形式的兴趣。 2.鉴赏波澜起伏的戏剧情节,把握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 3.认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把握夏洛克、鲍西娅的性格特征。 4.体会...

    [阅读全文]

  • [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内容预览] 45 | 2013-02-25
    9、谈生命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体会文章景、情、理和谐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语言美。 3.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本质的认识。 4.认识生命的客观法则,豁达...

    [阅读全文]

  • [图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内容预览] 25 | 2013-02-25
    5、孔乙己 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

    [阅读全文]

  • [图文]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内容预览] 7 | 2013-02-23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

    [阅读全文]

  • [图文] 《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内容预览] 4 | 2013-02-23
    隆中对 出处:《三国志》 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阅读全文]

  • [图文] 《桃花源记》原文及翻译 [内容预览] 8 | 2013-02-23
    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

    [阅读全文]

  • [图文] 《劝学》原文及翻译 [内容预览] 3 | 2013-02-23
    《劝学》原文及翻译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阅读全文]

  • [图文]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内容预览] 3 | 2013-02-23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阅读全文]

  • [图文] 陈涉世家观潮原文及翻译 [内容预览] 9 | 2013-02-23
    陈涉世家 作者:司马迁 原文: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阅读全文]

  • [图文]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内容预览] 10 | 2013-02-23
    《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阅读全文]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习指导与训练 [内容预览] 49 | 2013-02-14
    本书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全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以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阅读感受:①这是一部...

    [阅读全文]

  • 《水浒传》阅读指导及练习续(附有参考答案) [内容预览] 574 | 2013-02-14
    (五) 那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仰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爪搭在地下,...

    [阅读全文]

  • 语文综合活动 《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185 | 2013-01-24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以“春”为主题的作品感受,与春天对话,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丰富学生的积累。   2、通过吟诵、描画、感悟、歌咏这一系列寻觅、创造“春”的活动...

    [阅读全文]

  • “寻觅秋天的踪迹”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244 | 2013-01-24
    [教材分析] “寻觅秋天的踪迹”是初三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课题。根据义务教育新课标的规定:“要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悟,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的和谐之声和...

    [阅读全文]

  • [图文] 《青玉案.元夕》赏析 [内容预览] 491 | 2012-10-1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

    [阅读全文]

  • [图文] 14 小说家谈小说 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115 | 2012-10-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尝试写评论小说的文章。   2.通过指认《百合花》中细节描写,说出它的巧妙之处。   3.理解小说《百合花》的思想内容,分析小说中感人的人物形象。 ...

    [阅读全文]

  • [图文] 24 出师表 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122 | 2012-10-13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件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

    [阅读全文]

  • [图文] 23 隆中对 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183 | 2012-10-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理解时年27岁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   【教学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阅读全文]

  • [图文] 18 杨修之死 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124 | 2012-10-1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2.进一步理解叙事顺序。 3.从历史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认识曹操。 教学重点: 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杨修被杀的原因。 教学课时: ...

    [阅读全文]

  • [图文] 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85 | 2012-10-13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目标:   1.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阅读全文]

  • [图文] 1 沁园春·雪 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244 | 2012-10-13
    教学目标:   1.掌握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阅读全文]

  • 《隆中对》初中语文教学案例 [内容预览] 395 | 2012-08-2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及判断、倒装、省略等文言句式; 2.了解当时的天下形势,领会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策略及根据,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 3.学习古人说理叙...

    [阅读全文]

  •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内容预览] 36 | 2012-08-22
    学习目标 1.在诵读中感受自然的美。 2.体会写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并尝试写简单的诗。 3.理解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爱。 使用说明 1、了解这两首诗的特点。 2、理解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

    [阅读全文]

  • 《雨说》导学案 [内容预览] 35 | 2012-08-22
    学习目标 1.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学习本文拟人手法的精妙应用。 3.激发孩子们热爱生活感受爱的情感。 使用说明 1.在诗歌的诵读训练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美。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人的...

    [阅读全文]

总数:50630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1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