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关闭所有内容预览 | 展开所有内容预览
-
第六册 第二单元 《语言与文学》中一段论述激起的论争
[内容预览]
24 | 2009-11-08
白沙海 在高中语文第六册课文《语言与文学》中,王力先生批评明世宗的诗《送毛伯温》比喻庸俗,诗格卑下。在我们班上激起了热烈的争论,现将争论的主要观点引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 一 钱淳川同学通过...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红楼梦>选读》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38 | 2009-11-08
一、导入(略) 二、比较阅读 (一)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这次贾政打宝玉显得极不寻常:一是打得格外狠毒,打得宝玉已经不能动弹了还要打,甚至想用绳子勒死宝玉;二是打的时候,不听人劝,直到王夫人来了...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红楼梦》选读
[内容预览]
100 | 2009-11-08
一、导入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不知多少次打动了我们的心,每...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名著阅读点击之《红楼梦》
[内容预览]
67 | 2009-11-08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镇二中李水兵 一、阅读简介 1.背景资料简介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1711---1763),名霑,字梦阮或芹圃,号雪芹或芹溪居士,满洲正白旗“包衣”人。他的祖辈...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四观熙凤 表本不同
[内容预览]
22 | 2009-11-08
《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描写方法简析 河北省魏县第一中学康保民 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的人物描写中,王熙凤是性格最为鲜明的一个。这得力于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层次性和多角度展现。 远想王熙凤 ...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处处需要“老祖宗”──《林黛玉进贾府》赏析
[内容预览]
29 | 2009-11-08
杨学彦 《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一节,有一个人物贯穿了文章的始终,成为整篇文章的一个线索人物。这个人就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其匠心何在?细...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宝玉挨打》微型教案
[内容预览]
89 | 2009-11-08
湖北省恩施市龙凤高中李道生 [定位] 宝玉挨打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小说从第二回宝玉之奇和政老爷便不喜欢写起,逐渐写足宝玉不喜读书,不喜仕途经济而贾政将家族中兴的希望寄予其身望其从事仕途经济,逐渐写足...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宝玉挨打:众人心态尽现
[内容预览]
22 | 2009-11-08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高级中学韩伟 《宝玉挨打》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众人对待宝玉挨打的态度和宝玉挨打后的心态。 一、贾环处心积虑盼痛打 几乎每个人都深爱着宝玉,只有贾环除外。他对宝玉是一个“恨”字...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风起于青萍之末──《抄起大观园》叙事艺术摭谈
[内容预览]
36 | 2009-11-08
邓彤 小说的本质是叙述故事,因此,叙事艺术就是小说最基本的美学特征。 叙事艺术关涉的其实就是文本与读者交流的艺术。因此,读者通过对小说叙述艺术的分析往往可以实现自己对文本的解读。 《抄检大观...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红楼梦》中的全息缩影──《宝玉挨打》的三重内涵
[内容预览]
69 | 2009-11-08
安徽宣城中学 邓彤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出重头戏。 “严父教子”,这在传统中国家庭中屡见不鲜的情景,在曹雪芹天才的笔下却写得那样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写得如此错综复杂...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三单元 教与学的动人乐章──《香菱学诗》解读
[内容预览]
22 | 2009-11-08
渐江路桥中学 王学华 读《香菱学诗》(高语六册第三单元),不禁惊叹于林黛玉的深厚学识和教育艺术,也深深地为香菱的虚心好学、刻苦勤勉所感动。林黛玉不愧为饱读诗书、深谙教艺的好老师,香菱也不愧为聪颖灵秀...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信陵君窃符救赵》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40 | 2009-11-08
邢台二中方毅 选编 【目的要求】 1.学习文中一些实词、虚词,掌握几种常见的文言句式。 2.理解课文在材料的选取,剪裁和组织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屈原列传》教学设计
[内容预览]
36 | 2009-11-08
邢台二中方毅 选编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29 | 2009-11-08
邢台二中方毅 选编 教学目的 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教学...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22 | 2009-11-08
邢台二中方毅 选编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报任安书》教案设计
[内容预览]
64 | 2009-11-08
江苏睢宁 王晓健 教学目标和要求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发愤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 3、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廉颇蔺相如列传》赏析
[内容预览]
52 | 2009-11-08
津市三中 刘先军 廉颇蔺相如列传》生动刻画了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赵惠文王等一批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或耿直或忠厚,或鲁莽或机智,形象鲜明生动,令人叹服。现就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赏析一二。 ...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商榷
[内容预览]
41 | 2009-11-08
江苏南通三中 陆精康 《信陵君窃符救赵》一文多次入选教材,然其译文,尚有值得推敲处。今将新版《教师教学用书》译文(出此不注)与有关注释本译文作一对照,可以看出正确的取舍。 公子引侯生坐上座,遍赞...
[阅读全文]
-
第六册 第四单元 《屈原列传》备课札记二则
[内容预览]
9 | 2009-11-08
甘肃漳县一中 王祥儒 一、“上官”不是姓而是邑名 高中语文第六册(必修)《屈原列传》中,课本对“上官大夫”注曰:“上官是姓,大夫是官名”。“大夫是官名”当...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16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
[内容预览]
50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二)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15 屈原列传(节选)
[内容预览]
118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ldq...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1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内容预览]
9 | 2009-11-08
教学目的 1.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2.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教学设想 教这...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13 报任安书(节选)
[内容预览]
8 | 2009-11-08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12 抄检大观园
[内容预览]
53 | 2009-11-08
【教学目的】 分析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表现及其性格特点,学习在比较中塑造人物的方法。 2理解“抄检”这一重大事件在整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是大观园、贾府及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11 香菱学诗
[内容预览]
21 | 2009-11-08
教学目标 1.细品黛玉指点香菱学诗门径、香菱谈读诗体会和香菱苦心写诗的经过,从中得到阅读和写作的启发; 2.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3.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悲...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10 宝玉挨打
[内容预览]
103 | 2009-11-08
【教学目的】 1.了解“宝玉挨打”一节在《红楼梦》中的地位——这是全书上半部的高潮,是两种思想观念的一次大冲撞。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 3....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9 诉肺腑
[内容预览]
18 | 2009-11-08
【自读导言】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又是全书的主干,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描写最生动、表现最成功、意蕴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爱情故事。 ...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8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内容预览]
18 | 2009-11-08
教学设计示例 (设计A) 教法展示 1.设计导语 人之所以高出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会说话,有思维,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人类自会说话始,就逐渐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什么作用呢?...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7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内容预览]
14 | 2009-11-08
【自读导言】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形式,是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方,它在准确把握了它的秘诀的人们嘴中、手上会幻化出无数奇妙的世界,达到令人惊叹...
[阅读全文]
-
[图文] 【普高第六册】6 语言的演变
[内容预览]
22 | 2009-11-08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语言在历史长河中既有其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其不断发展变化的一面。 (二)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别和汉语的演变概况和一般规律,更好地学习祖国语言。 (三)学习本文运用典型实例展示概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