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第三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9 14:56:04
第二课时:表演《过新年》;聆听《窗花舞》;编创与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
教具准备: 钢琴、教学磁带、录音机等。
第十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拜年》
1、可借用图片简介湖南人民欢度新年的风俗。
2、听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学生轻轻随歌声拍手,感受节拍。
3、跟着老师的琴声默唱歌词。
4、跟着老师的琴声读歌词、填唱歌词。
5、老师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
6、跟着老师的琴声完整地唱歌。
7、听音乐分小组编创动作。
8、边唱边跳。
9、选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二、聆听《晚会》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欢乐氛围。
提示: 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心情是怎样的?
2、三言两语简单介绍作曲家贺绿汀。
3、复听音乐,让学生随着音乐做动作。
三、编创活动:为新年晚会对歌 这是用学过的五个音编创旋律的练习。课本出示了例子。
1、提示学生:我们在口风琴上认识了几个音?用这几个音编旋律在口风琴上吹奏出来。
2、分小组编创,吹奏给大家听。
3、听一听,谁编创的旋律好听。
第十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过新年》
1、提示学生:你是否注意到在过新年时家家门上贴的对联?你喜欢哪一幅,抄在课本上,读给同学们听。
2、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模唱歌曲。
提示: “咚咚咚咚锵”是什么乐器的声音?
3、边听录音边徒手模仿打击乐器的动作。
提示: 选择哪些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合适?
4、歌曲熟悉后,分小组编创伴奏。大家唱歌,选一组同学为歌声伴奏。
二、聆听《窗花舞》
1、初听音乐前,教师可简介《白毛女》剧情。
提示: 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感到喜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会剪窗花吗?
2、边听音乐边剪窗花,撕纸花也可以,教师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复听音乐时,自编动作表演贴窗花,跳自编的窗花舞。
三、编创与活动:热热闹闹过新年
这是为打击乐编创节奏进行庆新年活动的练习。
1、提示学生:怎样用打击乐器创造出过新年的热烈气氛?
2、分小组编创。
3、展示每个小组的合奏效果。
 

 
教学内容: 聆听: 民乐合奏《阿细跳月》 合唱《歌声与微笑》 表演: 歌曲《同坐小竹排》 歌曲《西伦达》 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一、通过听《阿细跳月》、《歌声与微笑》,唱《同坐小竹排》、《西伦达》,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二、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三、能准确地为歌曲打节奏和用打击乐伴奏,积极参加探索声音的游戏,主动与他人合作。
课时安排: 本课安排三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表演《同坐小竹排》;聆听《阿细跳月》
第二课时:聆听《歌声与微笑》;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第三课时:表演《西伦达》;编创与活动:旋律接龙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
                        第八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同坐小竹排》
1、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拍手、拍腿,看谁的反应快,能跟上歌曲的节拍(可放两遍录音)。视学生的程度,教师可带着学生拍击,体验歌曲的强弱规律。
2、随着教师的歌声和琴声边唱边拍,让学生拍击准确,跟唱准确。注意衬词要唱得连贯,结束音四拍,时值唱足。
3、指导学生分两组进行打击乐伴奏,一组前4小节,另一组后4小节,两组衔接要准确,而且要求学生注意倾听打击乐与歌声的协调。〕
4、一部分学生唱歌、拍手,一部分学生伴奏。
二、聆听《阿细跳月》 1、教师可在初听前,借助于幻灯、图片等简介彝族同胞的有关风俗、服饰特点。然后拍着手听音乐。 提示:你感到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彝族同胞在做什么? 试试看,编几个动作来表达你的心情。
2、复听时,让学生以轻快的动作随着乐曲跳舞,表现乐曲的欢快情绪。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我们要多注意一些民族音乐的旋律,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 3、你能唱出哪些少数民族的民歌,唱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对能唱出歌曲的学生,要给予鼓励。

第八课 幸福生活

第八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声与微笑》
1、初听歌曲,随着歌声拍手。
提示: 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与《阿细跳月》相比有什么不同?
2、复听音乐,自编动作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试着做一做
这是一个探索声音的游戏。
1、教师可事先按课本上的图,准备纸盒、高脚杯、碗、啤酒瓶等物品。
提示: 怎样让物品发出声音? 一种物品能发出几种声音? 是否能发出高、低、长、短不同的声音?
2、分小组尝试,分组表演。
3、用发现法发现身边的物体,想办法让其发出不同的声音。
第八课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西伦达》〕
1、用听唱法学会《西伦达》
2、指导学生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跟唱,注意弱起的第一个字不要唱强,要强调第一拍。
3、学会歌曲便可以开始做集体舞。学生手拉手形成一个圆圈,顺时针走,边走边唱第一段。选一名学生唱第二段,被他叫出名字的学生跨进圈子里。这时,圈里的同学再叫下一个同学的名字,循环游戏。
4、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敲打击乐站在圈里,一组学生手拉手边走边唱歌,唱完两段歌后,由打击乐同学敲击右下角的节奏,互换位置,唱歌的同学接过打击乐,游戏继续。
5、学生可以提出新的游戏方法,大家尝试。
二、编创与活动:旋律接龙
用d、r、m、f、s五个音旋律接龙游戏。 要求用最后一个音接着编唱。
1、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按课本上的示意做接龙游戏。
2、比一比,看哪一组接龙的次数多,不重复,不出错。由学生之间展开评价,优胜者可在课本上自画小红花。

  期末测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篝火晚会
篝火周围是九首歌曲的小图标。依次是:《快乐的音乐会》、《小袋鼠》、《种玉米》、《同坐小竹排》、《金孔雀轻轻跳》、《过新年》、《小红帽》、《这是什么》、《早上好》。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