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榕树娃》教学设计
执教者:福州市钱塘小学屏北分校 郑 琳
教材介绍:
福州童谣《榕树娃》,是以本地区流传很广的老福州方言童谣《真鸟仔》为主旋律,经过音乐家改编、创作而成的新福州童谣。它其旋律极具地方乡土特点,节奏欢快、活泼,歌词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深受学生喜爱的。设计这堂课,希望能进一步激发孩子们赞美榕城,热爱家乡的自豪情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参与福州童谣《榕树娃》的听赏和表演唱,用歌声和舞姿表达出赞美榕城、热爱家乡。
2、根据《榕树娃》的音调,创编新歌词,培养创作和合作能力;用竹筷等伴奏形式,加深童谣节奏感的认识,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丢手绢”的游戏你们会玩吗?
教师:我们一起来玩吧。谁来丢?郑老师也想参加,欢迎吗?现在让我们在歌声中开始游戏吧。
(二)欣赏童谣
教师:刚才同学们的演唱,唤起了郑老师小时侯对童谣的记忆。老师也想来唱一首童谣。
教师:大家听懂了吗?嗯,我是用福州方言来演唱的,它是老福州最有代表的童谣之一。真鸟仔意思是小麻雀,孩儿是
小孩子,奴是我。
(三)学唱童谣
导言:现在的音乐家们把它的旋律保留了下来,歌词进行了改编,创作了一首新的福州童谣,十分地生动、有趣,
歌词到底唱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听范唱回答问题。
教师:歌词唱了些什么?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你能用肢体语言、用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吗?
2、分组拼歌词。
教师:现在郑老师给每组发一些的歌词卡片,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将童谣歌词按顺序拼出来。开始吧。
(同时,师简笔画“榕树”,并标注1、2、3、4组)
各组学生拼歌词。
各组反馈。
3、朗诵童谣。
(1)拼歌词读,并指出不太明白的地方。
(2)按节奏读,并点评。
(3)边做动作,边按节奏朗诵童谣。
4、哼唱童谣。
(1)师起舞范唱。
(2)全班学生哼唱。
5、演唱童谣。
(1)教师:我们在福州长大,你们见过榕树吗?今天郑老师就要给同学们介绍几种福州常见的榕树。
(2)现场模拟围“榕树王”。
(3)教师:这么高大的榕树,老寿星的榕树,我们拥有这样的榕树感到什么?在这样的榕树下玩耍,心情又是怎样?
(4)再次演唱童谣。
(5)分角色表演唱。
6、取歌名。
教师:从歌声中郑老师感受到你们的喜悦,从眼神中感受到你们的开心,从动作中分享了你们的快乐。唱着这首童谣
你觉得它完整吗?缺少了什么?
学生:歌名。
教师:如果让你给它取个名字,歌名叫什么?
师生齐读课题。
(四)延伸拓展
1、分组表演。
(1)创编第二段歌词。
(2)打击乐器伴奏。
2、各组展示成果。
A组:
学生:榕树高,榕树大,榕树底下是我家,妈妈洗衣服,爸爸(看报纸),奶奶(缝衣服),一不小心哇(刺伤了
手)。哎哎哎哎哎哎哟,哎哎哎哎(刺伤了手)。
B组:
学生:榕树高,榕树大,榕树底下比画画,榕城象(榕树娃的家),闽江象(长龙),我画(闽江长又长),一不小心
哇,跨过海峡,哎哎哎哎哎哎哟,顺把(台湾)小朋友接回家。
C组:
学生:榕树高,榕树大,我跟榕树交朋友,爷爷(胡子白),奶奶(掉了牙),爸爸妈妈对我说(榕城福州是我家),
哎哎哎哎哎哎哟,(福州)建设靠你们(榕树娃)。
D组:用打击乐器为童谣伴奏。
(五)课堂小结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