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上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音乐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03 08:51:56

第一课  第四教时  唱《上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以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上学》,并进行歌表演。

2、通过按音乐节拍模仿动物律动,从而在愉快游戏和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

研究目标: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2、培养学生边听音乐边做律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音带。

教学步骤:

    (一)组织教学

    1、听《小鸟飞》音乐进教室,每到音乐停学生静止模仿一动物造型。

2、师生问好(同前)

(二)律动《学着做》

1、熟悉音乐与创编动物动作

1)听音乐拍拍手。

2)学生交流模仿的动物动作。

3)请一小朋友带领大家在音乐伴奏下模仿动物动作做律动,要求一拍一动。

4)小朋友自由进行动作律动,比比谁模仿的动作多。

2、有规律地变幻动作做

    A、在老师带领下齐做动作:前2小节拍手4次,后二小节模仿动作4次。在音乐伴奏下反复进行,不断改变模仿的动物动作。

B、在老师带领下齐做动作:前2小节模仿动作4次,后二小节点头4次。在音乐伴奏下反复进行改变模仿的动物动作。

3、律动组合“学着做”

    1)教师做B、学生同时做A,教师依次变幻新动作,学生模仿。

2)请一学生做B,其他学生同时做A进行律动游戏。

(三)继续歌曲《上学》

1、齐唱:要求身体坐正、轻声唱。

2、分小组进行演唱比赛。

3、歌表演

4、创编各种身势节奏为歌曲伴奏,击出●○。

5、小组进行综合表演比赛,形式有表演唱、领唱、节拍伴奏等。

6、全班给各小组评议打分。

(四)教师小结,听《上学》歌音乐出教室

 

设计意图:

通过《学着做》、歌表演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节拍的稳定性。

 

课后反思与重建:

1、《学着做》训练目的主要是通过创编模仿动作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通过跟音乐动作训练学生节拍的稳定性。教授时一定要注意动作难度的循序渐进。如先掌握各种模仿动作→在音乐伴奏下做模仿动作→分别学习两组分解组合动作→把AB组动作合在一起练习。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学得较为轻松、自如。

教师可创编各种新的组合动作,也可加入像声词,配上儿歌等。

2、本课是歌曲教唱第二教时。这教时的目的主要是怎样来唱好这首歌。同时加入歌表演与强弱拍的伴奏。

本节课学习形式主要以小组学习为主,通过小组演唱,小组打分,激发学生学习竞争意识。

在强弱拍伴奏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自己身体当作一件乐器,用手拍打出强弱两种声音。”通过身势动作创编,培养学生创造力。在伴奏时要求学生注意控制伴奏音量,同时一定要击出强弱二种声音。………………………………【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