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八册《杨柳青》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5 16:34:04

教学内容 :

唱:《杨柳青》

听:女声独唱、合唱《杨柳叶子青》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浓郁的扬州民歌风格;

2、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杨柳青》,并尝试用扬州方言来演唱;

3、通过欣赏女声独唱、合唱《杨柳叶子青》,加深学生对江苏民歌的了解和认识。

  4、讲授扬州相关文化,使学生增加对民歌的认识,并喜爱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受民歌独有的地方风味;

难点:尝试用扬州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准备:出示相关图片,播放课前音乐扬州民歌《茉莉花》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听过的乐曲《火车向着韶山跑》吗?我们知道韶山是毛主席的故乡!你可知道江泽民爷爷的故乡在哪里吗?

    生:江苏扬州(随机点击:诗句  风景  扬州八怪  扬州小吃)

    1、诗句

    师:谁能说出一句与扬州有关的古诗?

    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曾在诗中提到扬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师:好一个“烟花三月下扬州”!

有好多诗人曾经在作品中写到扬州美景,比如杜牧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风光

    师:你们谁去过扬州?介绍一下你所见到的扬州好吗?

    生:……

    师:谢谢你的介绍!让我们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游览扬州的美景吧。(播放《杨柳青》的音乐,出示扬州风光图,让学生欣赏画面。)

    师:扬州美吗?

    生:美!

     3、扬州八怪

    师:扬州还有更有名的呢!比如:扬州八怪(他们是中国画史上杰出的群体);

    4、扬州小吃

     师:扬州的小吃名扬天下(有……)

    二、学习新歌:

    1、感受歌曲

    师:怎么样?陶醉了吧?告诉你们,扬州的民歌也是很有名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听一首扬州民歌《杨柳青》。

    (全体同学听赏歌曲一遍)

    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受?

    生:轻松、活泼,充满活力,表达了劳动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后愉快的心情

    生:有很多衬词(学生说不出,则由老师问:歌中有许多歌词是在括号里的,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2、了解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师:那么多衬词又不表达什么具体的意思,能不能去掉不唱呢?(先听老师去掉衬词唱歌曲,再听歌曲,感受衬词的作用)

    生:衬词虽然不表达具体意思,但是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没有了衬词,这首歌曲就没有味道了。

    师:说得真好。《杨柳青》是江苏扬州地区最富代表性的民歌之一,歌曲因为有了这些衬词,所以更显得活泼风趣。

    生跟音乐用“lu”哼唱一遍。

 3、体会强弱

    师:这首歌曲是扬州人民在劳动的时候哼唱的,那么,请你想想,一边劳动一边唱歌,是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边听音乐、做动作边体会:可以是除草、割麦)

    师:看一下拍号。(2/4拍)它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演唱时注意要有所体现。

(老师范唱一句)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声,再轻轻地哼唱(可以哼鸣、也可以唱谱)。

    4、了解歌名与歌曲内容之间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读歌词,找找歌曲题目与内容之间有没有关系。

(提示学生去掉了衬词看歌词)歌曲的题目“杨柳青”与歌曲内容是什么关系?(让学生自由想象)

    师:歌曲最早的歌词的确与柳色青青有关,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脱离歌词内容的衬词,本课中的杨柳已经和歌词毫无关系了。

    生跟范唱音乐轻声唱歌词。

    生跟琴声填歌词唱。(边唱边找什么地方感觉比较难唱)

     5、难点解决

    师:有难唱的地方吗?

    生:……

    师:(引导学生练习,并渗透乐理知识)结合用读歌词的方法解决附点节奏难点

    师:好的,我们把歌曲连起来唱,不要唱错哦!

(一到两遍,直至唱熟)

    生再唱一遍歌词(唱出活泼与诙谐的感觉来)注意歌曲的强弱感觉、衬词的表达等。

    三、表现新歌

    师:同学们唱得不错!《杨柳青》是一首扬州民歌,关于民歌我们以前也讲过这方面的一些知识。谁能够说说,民歌是怎样产生的?

    生:……

    师:不错!民歌产生于民间,在民间的各种风俗活动中,由口头创作又经过口头广泛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进行再创作,使之更加完美。正因为这样,许多民歌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演唱的。《杨柳青》这首歌曲如果用方言来演唱的话一定会更加有趣的。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