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的歌声》教案 人音社音乐教材第八册
执教 郑琳子
教学目的
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我们能从《森林的歌声》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体验音乐的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尝试一下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为音乐音乐编创活动。
教学重点
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通过各种活动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音乐律动)
2、导入新课
(1)聆听乐曲的引子
师:告诉我你听到了什么?这些声音都是从哪里传来的?
(2)聆听全曲
师:请为这段音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师: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的真实的声音与乐器演奏的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热闹,欢乐的大森林。这首乐曲的名字叫《森林的歌声》。
3、分析乐曲
(1) 聆听乐曲片段,介绍演奏乐器。
小提琴 属于弦乐器,音域很广,琴身由木材制成 。小提琴不仅是管弦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同样在室内乐,民谣乐,爵士乐等领域散发其迷人的魅力。因为它是多才多艺的,既能唱出悠扬如诗般的曲调,又有时让人感到耳花缭乱。
竹笛 笛子大都在竹子制成,亦称竹笛;因横持,又称横笛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民族乐器之一音色优美,明朗而不浮华,甜美而不消沉。
吉他 吉他是世界上最流行的乐器之一,它是一种音乐表现力极强的弹拨乐器广泛运用在各种民间音乐及流行音乐乐坛。
(熟悉乐曲的演奏乐器音色,又熟悉乐曲的三段音乐主题。)
(2)演唱乐曲的A主题。
师:你能哼出你听得最多最熟悉的一段音乐的旋律吗?
(3)用动作表现这段音乐。当你听到音乐发生变化不再是你熟悉的音乐时后停止动作认真聆听。
讲解音乐结构。
A—B—A—B—C—A(反复一次)
(4)熟悉与学习B,C主题,用“啦”哼唱B主题。用乐器演奏动作表演C主题。
4、再次聆听三段音乐主题根据音乐结构为音乐创编活动为音乐伴奏。加深对音乐的记忆与熟悉。
A主题 分组用节奏为乐曲伴奏。
B主题 用乐器演奏动作表现音乐
C主题 集体表演。
5 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