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高高低低的桥 第九册音乐
课题 高高低低的桥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欣赏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桥,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桥的造型美、结构美,了解桥的不同功能;并在了解桥梁的名称、类别、有关故事和传说的基础上,激发其观察兴趣,并体会到艺术就在生活中间。
2.通过诵读故事、童谣、欣赏、学唱歌曲和打击乐伴奏等活动,感受艺术对社会生活和自然情景的表现,从中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艺术鉴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桥的造型美、结构美,了解桥的不同功能;从中体验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艺术鉴赏力。
教学重难点:设计“固定节奏型”,运用打击乐器伴随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
1. 欣赏主题页面:请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
2. 教师出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引导学生读一读,让学生感受那种荡气回肠,能勾起人们不尽的思乡之情……
3. 语言导入:古今中外,千姿百态的桥是人类智慧的象征,它蕴涵着希望、友谊,也见证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无论是中国古代园林的桥,还是现代的跨海大桥、立交桥,都可让你感受到浓浓的桥之韵。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
二、欣赏各式各样的桥
1. 教师请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桥梁,如立交桥、高架桥、人行天桥或公园的小桥等。
2. 构思与讨论: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你见过什么样的桥?它的形状结构是怎么样的?有什什么用处?猜想一下为什么那吗设计?要求学生自己尝试一下,用工具简单的画一画。
3. 桥展:教师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桥的照片、报纸、广告画等,展示各种各样的桥,让学生了解桥的不同形状、特征和功能。
4. 欣赏古代的桥,了解桥的历史发展。提问:你还知道其他著名的桥吗?
5. 了解世界上最长和最小的桥:最长的桥是美国的需步行7——8小时的长桥,最小的桥是中国的苏州的桥,是个一年级小朋友的身高差不多的小桥。
三、学唱歌曲
1. 出示儿歌〈〈彩虹桥〉〉
2. 齐声朗读儿歌,说一说彩虹桥是什么?
3. 老师弹歌曲,要求学生采用手拍节奏、口读“嗒嗒”的方法进行练习。要求先掌握歌曲的节奏。比比看哪个小组学得最好。
4.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再结合音高唱谱。
5. 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跟着音乐学唱歌词,注意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
6. 跟着音乐完整地演唱歌曲。
7. 歌曲唱熟后,请学生设计“固定节奏型”,运用打击乐器伴随歌曲演唱。
8. 分小组进行表演。
四、结束课题
请学生回家了解搜集我们这一带苏州、周庄的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