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神奇的洞洞,舞动的圈圈 第九册音乐
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课题: 神奇的洞洞,舞动的圈圈 课型: 综合课
教学目标: 欣赏世界著名美术大师米罗和摩尔的艺术作品,体验大师的创作追求,了解创作风格,在模仿性创作活动中展开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欣赏音乐作品体会其作品带给自己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欣赏音乐作品体会其作品带给自己的视觉及心理感受,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审美感受。
难点:在模仿性创作活动中展开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过程设计
一、欣赏
1. 出示作品,欣赏太湖石与摩尔的雕塑作品,启迪学生理解和想象自然与艺术的关联。
2. 提问:你能从自己手中的教材上辨认出哪幅图片是太湖石吗?哪些图片是摩尔的雕塑作品吗?你能说说太湖石和摩尔作品的美感特点吗?
3. 教师小结:太湖石形成于天然,由于被水严重地侵蚀,使其中空有洞,积水藏虫,有的还能通风透光,它是自然调和的天然美,摩尔的雕塑也有很多的洞,很像中国的太湖石。据摩尔自己说,他从天然的鹅卵石上得到的启发,因此,他的作品崇尚自然,那些富有生命力的象征形体,洋溢着与整个大自然息息相通的生命气息。
4. 讨论与交流生活或大自然中的美妙创造因素。
二、游戏
1.身体韵律游戏:《旋转的“呼拉圈”》。在狂欢、跳跃的音乐伴奏下,学生用“呼拉圈”自由进行有趣的身体韵律活动。
2.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同学们都了解、欣赏了米罗、摩尔以及大自然中由洞洞与圈圈形成的艺术作品。我们还可以用自己的身体律动来表现圈圈和洞洞的艺术美感。
3.提问:请同学们想想,你怎样用身体来表现圈圈和洞洞?(如:玩呼拉圈、自转圈,两人,三人、所有人手拉手转圈,或“钻山洞”等。
4. 音乐游戏:《小狗圆舞曲》《圆圈舞》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钢琴曲《小狗圆舞曲》的三部曲式和带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以及小狗“执著”地捕捉着自己尾巴的有趣情景。
(2)联想米罗的圈圈、点点绘画艺术特点,想象小狗捕捉自己尾巴旋转的音乐形象,用形体动作打转表现圈圈和点点。
(3)在欢快的音乐或歌声中,组织全班学生手拉手围成大大小小的圆圈进行游戏舞蹈,感受舞蹈,感受舞蹈中不同圈圈队形变化的美感。
三、结束课题
教师语言小结本课教学内容。选择摩尔、米罗作品的网站介绍给学生,让他们课后有兴趣去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