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音乐四年级音乐第七册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10、9
教学目的:
1、学习歌曲《淘气的风儿》。
2、使学生能够带有感情的完整的演唱全曲。
3熟悉新歌《风》的旋律。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并用幽默地语气来演唱《淘气的风儿》这首歌曲。
2、根据音乐情绪的变化说说能分几个乐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急吸急呼的练习
(二)发声练习
音阶 1 2 3 4 5 6 7 1 7 6 5 4 3 2 1
气息练习 1 3 5 1 5 3 1
注意:小二度的音准,换气及时,声音的圆润
二、新授
(一)复习歌曲《淘气的风儿》。
1、u音视唱前半部分曲谱。
2、听录音范唱
3、随琴唱歌曲旋律,师指导演唱方法及技巧。
4、后半部分学法同前
5、再听录音范唱,说说音乐能分几个乐段。
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有感情的,并用带有幽默地语气来演唱《淘气的风儿》这首歌曲。
(二)熟悉歌曲《风》的旋律。
小结: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节奏的掌握,折射出必要的节奏训练是有效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一、学唱歌曲《风》,完整掌握旋律并能加入歌词.
二、对二声部的旋律能够基本上掌握.
三、歌曲中的轮唱部分要衔接好.
教学重、难点:
一、同学们能够基本上掌握两个声部的旋律.
二、两个声部合唱部分的衔接要把握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急吸急呼的练习
(二)发声练习
音阶 1 2 3 4 5 6 7 1 7 6 5 4 3 2 1
气息练习 1 3 5 1 5 3 1
注意:小二度的音准,换气及时,声音的圆润
二、新授
(一)u音复习歌曲《淘气的风儿》
1、有感情视唱歌曲《淘气的风儿》
2、听录音范唱<风>.
3、随琴唱歌曲旋律,师指导演唱方法及技巧。
4、分声部演唱旋律,注意节奏.
5、两声部同学,分别唱自己的旋律.
6、找同学演唱本声部的旋律.
7、两个声部,初步合唱.
8、老师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纠正和指导.
9、 两个声部的同学再次试着合唱.
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 欣赏童声独唱<<风儿和雪花>>及争独奏曲<<战台风>>.
2 通过欣赏了解古筝的音色及演奏形式.
教学重、难点:1 通过聆听后根据旋律自编歌词演唱.
2 了解古筝的发展及演奏形式,记住其音色特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急吸急呼的练习
(二)发声练习
音阶 1 2 3 4 5 6 7 1 7 6 5 4 3 2 1
气息练习 1 3 5 1 5 3 1
注意:小二度的音准,换气及时,声音的圆润
二、新授
(一)复习歌曲<<风>>
1、发声练习。
2、听欣赏曲<<风儿和雪花>>和<<战台风>>
3、比较两个曲子的不同,一个是歌曲,一个是器乐曲。
4、熟悉旋律,根据所给旋律自己编词.
5、分组来表演一下,看那组编词最好.
6、介绍古筝的发展,演变.
7、再听古筝曲加深对音色的印象.
8、看图听曲,说出曲子描写得场景.
9、分组说场景,提高学生想象力.
小结:
第五课 赛马
教学目的:
一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歌曲的风格
二 演唱歌曲时一定要唱出歌曲的民族风格.
三 通过对歌曲的看图聆听,发挥想象感受歌曲的情绪变化.
教学重 难点:
一 演唱时要唱出歌曲的风格特点
二 通过聆听,记住二胡的音色特点.
三 为歌曲伴奏,加强学生的主动发挥的学习积极性.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堂课教学让学生家较熟练掌握口风琴吹奏的基本技巧。
2、通过指导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学习歌曲《我的小马》,提高学生识谱、演奏能力。
3、通过器乐与打击乐的紧密配合,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并让学生体验合作、成功与快乐,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
认识7 5 这三个音的位置
三、教材重点:
7 5 执法的变化
三、教材分析:
《我的小马》是一首德国民歌,是小三段体,但乐曲结构短小不宜过分强调中间乐句与前后的对比关系,要保持音乐情绪的集中统一。为了丰富歌曲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