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壮丽的诗篇》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8-12 17:51:16

 设计思路:
    让学生在听赏颂歌中激发听赏音乐的兴趣,在演唱颂歌中获得音乐的体验,鼓励学生在听赏中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提高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教材分析:
    《黄河颂》,男高音独唱,《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三段体结构。曲调由悠扬抒情发展为宽广、激昂,热情地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欢乐颂》,合唱,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第二部分。歌曲为二段体,进行曲风格,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颂歌这种音乐作品体裁,在歌曲的听赏感受中能辨别出颂歌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2、在听赏颂歌之后,按小组进行合作与探究,唱出心中的颂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听赏中感受颂歌的特点和歌颂的对象
    难点:小组合作唱颂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一)情景开课:背景播放《黄河颂》的音乐,学生进入教室。

    (二)赏前谈话: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和样式。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音乐体裁中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

    (三)音乐小博士
      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歌颂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四)过渡导入:现在我们来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
    1、《黄河颂》
    简介:《黄河颂》选自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是他的名作。
    听赏:作品听赏完后学生自由谈。
    小结:《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旋律由开头的悠扬抒情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2、《欢乐颂》
    简介: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被称为“乐圣”。《欢乐颂》节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第二部分。
    听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小结:这首歌曲具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宏伟,表现了对人类的团结和友爱的讴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视唱:出示《欢乐颂》歌单
     
  3、《走进新时代》
    听赏完全曲,让学生一起说出答案。
    小结:这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五)知识小结:
    颂歌的特点:节奏平稳,速度稍慢,旋律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颂歌的类型:
    A、速度稍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气势,如《黄河颂》;
    B、采用进行曲风格的体裁,具有刚毅豪迈的气概,如《欢乐颂》;
    C、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如《走进新时代》。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1、教师范唱
    A、《祖国慈祥的母亲》B、《为了谁》 C、《精忠报国》
    2、谁来说说歌颂的对象?生自由谈。
    3、请2-3名学生唱(唱一段或几句,说出歌颂的对象)
    4、各学习小组合作,唱出心中的颂歌!同时完成一张表。
    5、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歌颂的主题(即对象),搜集整理颂歌。
  6、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三、交流展示,评价小结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颂歌,可以先分小组,然后学生自由展示。(每唱一首,就自己拿一个小音符放进本组的箱中)
    2、总体评价:与学生一起清点小音符,得出结果。
    3、小结:
    音乐带给我们快乐和享受,今天我们学习的颂歌仅仅是音乐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请你们课后多搜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进行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对人民和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让我们一起唱着《走进新时代》结束快乐的音乐课吧!教师弹琴,学生唱着歌儿走出教室。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