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7-28 16:29:47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并体验三首歌曲的不同情绪,能够随音乐哼唱、理解、记忆音乐的主题,

(二)能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感兴趣,乐于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三)初步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他对音乐的贡献,知道“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音乐知识。

二、           学习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聆听与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难点:体验三首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审美价值。

三、           教学内容:

《魔王》《鳟鱼》《菩提树》

四、           教学资源建议

(一)教师利用好配套教学参考书与课件资源,反复聆听、鉴赏、分析,把握准本单元音乐作品的知识点、作品风格。

(二)教师范唱《鳟鱼》给学生直观的艺术感受。

(三)学生自主学习收集关于舒伯特及其艺术作品的资料,进行全班性的展示。

(四)学唱歌曲《鳟鱼》。

五、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聆听教师演唱,直观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

(三)观看课件提供的直观影音资料,加强学生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把握。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情况。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六、教学过程

 

教与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

 

 

 

 

 

 

在欧洲音乐浪漫史上有一位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100多首,歌曲600多首。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学生听教师导入,并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采取提问的方法,使学生关注本课学习内容的关注。

[展开]:

感受艺术歌曲魅力

 

 

 

 

 

 

 

 

 

 

 

 

 

 

 

 

 

 

 

 

 

 

 

 

[深入]:

了解“声乐套曲”的形式

 

 

 

 

 

 

[更深入]:

更深入的感悟艺术歌曲的魅力

 

 

 

 

 

 

 

 

 

 

 

 

 

 

 

 

 

 

 

 

 

 

 

 

 

 

 

 

 

 

 

 

 

 

 

 

 

 

[拓展]:

 

一、            欣赏《魔王》

(一)    教师介绍《魔王》故事情节。见书P116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

的?

(二)完整聆听《魔王》

 

 

 

 

 

 

 

(三)    分角色听辩:父亲的焦虑、儿子的恐慌、魔王的诱惑与威胁,从中感受声音变化极其表现力,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旋律和节奏特点。体会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四)    分角色朗诵歌词,进一步感受作品特点。

 

 

二、  聆听《菩提树》

(一)    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二)    聆听中文版《菩提树》,引出伴奏形式——钢琴伴奏。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三、            播放童声合唱曲《鳟鱼》

(一)思考:

1、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2、  旋律是怎么样发展变化的?

(二)教师范唱并提问

1、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何特点?

2、歌曲表达什么内容?

(三)学生随琴轻声哼唱体会歌曲的速度、力度、并记忆音乐主题。

(四)有感情的学唱歌曲,

了解歌曲表达的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四、            归纳:

(一)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总结“声乐套曲” 的特点:

起源:16世纪的牧歌

歌词:歌词多为描述个人生活的感受和内心体验

演唱形式:独唱、重唱、小组唱。

有乐器伴奏。

 

五、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学生带着问题去准备聆听。

 

 

 

 

使学生了解剧中人物的形象和剧情,并想象“魔王”

、“父亲”、“儿子”的心理状况是怎样通过音乐表现的。

 

了解、分析《魔王》音乐作品的戏剧性、叙事性特点,重点从音乐上进行分析:旋律、节奏、伴奏音型、音乐表现力。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

 

 

了解“声乐套曲”的相关知识。

感受作品的真情及钢琴伴奏特点。

 

 

 

 

 

 

学生聆听,思考。

 

 

 

 

 

 

 

 

 

 

学生能够对所学的歌曲情绪、速度、力度、内容等进行讨论。

 

 

 

 

学生自己归纳舒伯特音乐创作的风格。

 

 

 

 

 

 

 

 

 

 

 

 

 

 

 

 

 

 

 

学生上网查资料,课上交流并欣赏。

学生要了解这首音乐作品是怎样将环境、氛围、人物形象有机融为一体的。

 

 

 

 

 

 

 

 

 

 

 

 

 

 

 

 

 

 

 

 

 

 

 

 

通过音乐了解声乐套曲的形式。

 

 

 

 

 

 

 

 

完整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感受歌曲魅力。

 

 

 

 

 

 

 

 

 

 

 

 

 

 

 

 

 

 

 

 

 

 

 

 

 

 

 

鼓励学生继续探究。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