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2 09:54:19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 罗琳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二课时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二框题《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教学目标】

 1.理解世界个民族文化的长期交融,对现代文明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明确不同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

 2.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特点,了解文化的传播与借鉴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3.在实际生活中传播中国文化,自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教学重点】

   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教学难点】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选择导课案例、录像、资料,设计探究活动,选择投影、多媒体教学资料结合教材内容,挑选典型的图片、音像、文字资料的观念教学辅助手段。

  2. 学生准备。

      预习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了解现代文化传播的途径,了解大众传媒的不同特点,并选定重点发言人。准备发言或参与讨论的讲话要点,发言提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的?

  2.尊重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怎样做?

导入: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多种多样的文化必然要相互交流。文化的交流过程也就是文化的传播过程。

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____培根

  由此可见,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很重要的。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化传播的现象无处不在,旅游归来,收看新闻,收听电台,家人聚会,朋友聚会等都属于文化传播现象。文化的交流过程就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具体来说

  1. 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从古代的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到今天的网络、手机等,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传播总是要通过一定的媒介、途径来实现。

  2.文化传播的途径

  商业活动:丝绸之路(展示丝绸之路图片,结合探究活动2简单介绍)

  人口迁徙:秦、两晋、唐末、两宋(结合探究活动3说明,简单介绍客家人的由来)

  教育:学校教育、远程教育

  各种经济、政治的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传播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先进。现代文化传播已经不仅限于这些,传播的媒介越来越多。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 传媒:传播的媒介

  2.  发展: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

  3.  现代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杂志、书籍、手机、电子读物等

  各种现代传媒的作用各具特色,各有优点。

  (学生讨论并畅谈各自的优缺点)

  归纳: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的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穿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过渡:文化多种多样,传播的途径也日益丰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纵观上下五千年,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我们也不断吸取别国优秀的文化。

  你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吗?

  (学生讨论回答)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晋朝法里南亚之行

  C.  唐朝玄奘西行

  D.  明代郑和下西洋

  E.  1271,马可波罗旅行到中国,著《马可波罗行纪》,详细介绍中国。

  F.  2004年中法文化年(简单介绍、展示相关的图片,主题:浪漫、创新、以认为本)

  1.  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2.  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总结:从张骞到郑和下西洋,到中法文化年,历代的志士仁人、学者高僧、工役商贾不远万里、不避艰险的文化之旅,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域文化也不断地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课堂小结】

   (请学生进行归纳)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与学习,我们感知了世界文化传播的方式,手段,特点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商人的贸易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大众传媒               文化传播媒介,简称传媒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