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教学设计
结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二、唯心主义
以上我们了解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现在我们走出"唯物主义"阵营,去看看它的对立阵营----唯心主义。
问:何为唯心主义的呢?
生:在处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我们就称为是唯心主义。
问:那么唯心主又有哪些基本形态呢?
探究:我们先看先人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1.物是观念的集合
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3.心外无物
4.存在就是被感知
5.我思故我在
这五句话分别站在哪个角度去阐述对世界的看法的?它们分别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还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提示:现在我们对这五句话进行分类,看看这些话是不是都是表述同样的一个内容。从主语来分析,第1、3、4、5都是围绕着"我"去阐述对世界的看法,而第2却是从上帝的角度出发,认为上帝主宰着世界上的万物。这两类有什么不同呢?
在唯心论中,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了两种基本的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探究活动:我们先来看看一组对话。(教材P12)
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说:人是天地之心。
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
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人的灵明和天地万物有什么关系?没有人的灵明就没有世界吗?王守仁的这种观点是属于什么观点的呢?王守仁的"心外无物"论:"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守仁将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比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结论: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2)客观唯心主义。
活动与探究:(教材P13)(1)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
(2)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1)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上帝、理念等看作世界的本原。(2)理依赖于天地万物,天地万物是理的源泉,决定理,理是天地万物的反映,有些是虚幻、歪曲的反映。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绝对的理念.这就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展示图片:
结论: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认为上帝创造了万物)。
探究:我们再回头看看刚才所列举的先人对世界的看法:哪些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哪些是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呢?
1.子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
2.圣经: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客观唯心主义)
3.王守仁:心外无物(主观唯心主义)
4.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主观唯心主义)
5.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主观唯心主义)
6.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客观唯心主义)
7.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主观唯心主义)
8.中外"神创论" (客观唯心主义)
探究: 学生小结(填表)
阵营 |
基本形态 |
基本观点 |
局限性或优点 |
唯物主义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
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
|||
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
略 |
|
客观唯心主义 |
略 |
阵营 |
基本形态 |
基本观点 |
局限性或优点 |
唯物主义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①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②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
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①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②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
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
|
辨证和历史唯物主义 |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②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
|
唯心主义 |
主观唯心主义 |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
略 |
客观唯心主义 |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
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