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23 18:50:25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设计

学科:政治

学段:高中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年级:高二

课题: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作者:海南华侨中学 吴少君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课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真理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理解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

3.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区分和判断真理与谬误,正确对待真理与谬误以及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永恒的真理信念,在实践中发现、检验、发展真理。

【教学重点】

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学难点】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学准备】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事先布置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课时安排】  1学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产生认识、检验和发展认识的过程,就是求索真理的过程。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二、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6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这是一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是错误的。

(1)真理的概念

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2)真理与谬误

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7页"相关链接"内容,并思考所说明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教师点评: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7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真理性认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教师补充:正确对待错误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一个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认识具有反复性

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2)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8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对一个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的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2)认识的主体--人类世代的延续性。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3)认识的基础--实践的不断发展。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教师:我国的"探月工程"三部曲完成之后,2008年有成功地发射了"神七",但也不可能对"月球"做到准确无误的全面了解。认识的对象(月球)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世界各国的探月活动专家、航天员)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世界各国的探月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认识具有无限性。

(3)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9页名言内容,并思考所说明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知道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板书设计】

二、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发展真理

1.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概念

(2)真理与谬误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2)真理都是具体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