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与猜测》数学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12 16:51:22

《尝试与猜测》数学教学案例

作者:林进全

教学内容:本内容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0页《尝试与猜测》(北师大版)。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向学生提供了生动、有趣的主题图,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教材中呈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3种,通过假设举例与列表的方法,寻找问题的结果。其中第一张表格是常规的逐一举例法,根据鸡与兔共20只的条件,假设鸡只有1只,那么兔就有19只,腿共有78条……在这样的逐一举例中,寻找到所求的答案;第二张表格是先估计鸡与兔只数的可能范围,以减少举例的次数;第三张表格是采用取中间列举的方法,由于鸡与兔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接着在举例中根据实际的数据确定举例的方向,这样可以大大缩小举例的范围。

    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或作图分析等方法,解决鸡与兔的只数问题。

 二、设计理念:

(一)设计意图:

本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遵照《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通过教师创设的现实情景,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联系,感悟到“有序”对解决数学问题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学生之间交流,关注对学生的建设性评价。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我的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己经公布,开宗明义地提出数学教育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种发展,其内涵是丰富的,不仅体现在以“双基”为主的认知上,也应体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上。

“关注人的发展”已经成为数学课程标准中的根本指导思想。由此出发,教学活动的各方面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来安排、开展。我想,当我们不在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当我们不在为学生暂时获取的高分而欢呼,当我们不在为学生的暂时摔倒而担忧,当我们不在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眼前,这已经为学生的真正发展作好了必要的准备!

何为学生真正发展?我想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知识发展。这里的知识并不是僵化的知识、呆板的知识、狭隘的知识、空泛的知识,而是使知识发展成智慧。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思维。”这是一个比传授知识更加伟大、因而也更有重要意义的目的。知识是智慧的基础,但知识不等于智慧。不掌握某些知识就不可能有智慧,但人们也可能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仍没有智慧。何谓智慧?在怀特海看来,智慧就是对知识的掌握或掌握知识的方式。

其次是能力发展。能力教育至关重要。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等。就教育而言,教学生学会学习,应该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无论人们多么努力地学习,哪怕是穷尽毕生的精力,也不能一网打尽知识的海洋。如果你到GOOGLE上输入一个条目,十几秒钟就会出现千百万条与这一条目相关的信息,就算读一遍也不可能。一个科学家一天24小时不吃不睡都在学习,一年下来,他掌握的知识也已经落后了3年。更何况,知识每天都在成倍增长,我们掌握的知识有许多可能是错误的和无用的。因此,学会学习,学会有选择地学习,学习那些对人类来说有用的知识,特别是学会创造、运用,是一种能力教育,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如果一个学生不会创造性地学习的话,知识的多少,分数的高低,不但不是教育成功的标志,反而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第三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大数学家克莱因认为:“数学是人类最高超的智力成就,也是人类心灵最独特的创作。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能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知识智慧,科学可改善物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一名数学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之外,还需要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例如:数学美是一种科学美,数学中随处都存在着美的形式、美的理论、美的结果、美的思想方法,数学课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

三、学生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奥数的学习中已经学过,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作经验。为了能准确掌握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了使教学过程达到优质高效,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目的:

 1、了解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了解及解答程度。

 2、了解学生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前测对象:人大附小五9班15名学生(2个组随机)

前测方式:答卷

前测题目: 

(1)学校买桌椅花了4000元,每张桌子54元每把椅子26元,学校共买了多少套桌椅?

(2)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6足,问鸡兔各几只?

前测结果:

第(1)题

正确答案    人数      错误答案     人数

列式:4000÷(54+26)=50(套)  14   4000÷52+4000÷26 1

      93.3%           6.7%

第(2)题

答案一 (8×4-26)÷2=3(只)   鸡  7人       46.7%

答案二 26÷(2+4)=4…2

 4-1=3  鸡       1人       0.07%

答案三 画图(假设法)       2人       13.3%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