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4-01 14:11:03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的基础上教学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内容,创设学生喜欢的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感知和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上课伊始,创设学生喜爱的兔博士送给同学们装满礼物的神秘的百宝箱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趣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接着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找一找、玩一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操作感知、汇报交流。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整个课堂教学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学生情况分析    

1、了解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情况及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2、了解学生是否具备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空间观念建立的程度。

教学情况分析

由于在现实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这部分知识中,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从实物引入―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分别是这四种立体图形,使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数学的应用性。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空间图形,往往抓不住它们的本质特征,观察缺乏有序性、多角度、全方位,并缺乏做事认真的态度。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26---27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辨认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并知道他们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经历对熟悉实物的分类、观察、触摸等过程,从而形成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初步了解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孩子的参与意识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各种形状的物体5个百宝箱,每组4个小方块,4种图形的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组的桌上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礼物,这是兔博士特意为你们准备的,你们想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吗?

 

一会我们就把百宝箱里的礼物全取出来,同学们在取得时候千万别抢,把礼物轻轻的堆在桌子的中间,把百宝箱放在地上,看看有什么礼物呀,开始。

 

谁来介绍一下百宝箱里都有什么?其他同学看一看你们桌上的礼物和他们的一样吗?

 

 

 

齐说:想

 

 

 

 

 

生取出箱里的东西

 

 

 

找一名学生说

 

 

 

 

通过兔博士和神秘的百宝箱的出现引入新课,激发学生认识物体的兴趣。

 

 

 

 

 

 

 

 

 

 

 

 

 

 

 

 

 

 

 

 

 

 

 

 

 

 

 

 

 

 

 

 

 

 

 

 

 

 

 

 

一、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1、分一分

兔博士给我们带来这些礼物是想让同学们从这堆物体中选择样子相像的放在一起分一分,你们能做到吗?

 

师到各小组指导学生给物体按要求分类。

 

师:哪组同学先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么分的?(师指名)

 

 

 

 

 

 

 

 

2、揭示名称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把样子相像的物体都放在一起;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在数学王国里,国王给每种样子相像的物体起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像这样的物体叫长方体(师出示物体)

每人从桌上拿一个长方体叫出它的名字

 

现在老师给这些物体脱去花外衣,我们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图片)指名说它的名称。

 

 

师用上面的方法,揭示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

……

二、感知物体的特点

1、引导感知长方体的特点

(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请同学们仔细的看一看,长方体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们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放在桌上推一推,会是怎么样?

 

 

小结:长方体看上去是长长、方方的,摸一摸它的面是平平的,放在桌上推一推,它会平着走。

 

 

 

 

 

2、  感知正方体、圆柱、球体的特点

师引导学生按照认识长方体的方法独立感知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三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

 

师巡视指导

 

引导学生汇报:

⑴哪组同学先来说一说正方体有什么特点?或者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点。

 

⑵谁来说说圆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圆柱的特点。

 

 

 

⑶哪组同学发现了球的特点?

 

 

 

 

 

 

 

 

 

 

小组同学合作边商量边动手分。

 

 

 

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

生;我们组把这些礼物分成四堆。我们把药盒、牙膏盒、长木块、……放在了一起;把魔方、地球仪包装盒、方塑料块……放在了一起;我们把药盒、牙膏盒、长木块、……放在了一起;把茶叶筒、圆木柱、露露瓶……;把大皮球、小球、塑料球……放在了一起。

     ……

 

 

 

 

 

 

 

 

 

生说:长方体(多说)

 

 

学生拿出长方体并在小组内叫出名字。

 

 

 

学生说长方体的名称。

 

 

 

 

 

 

 

 

 

 

 

生:长方体

 

 

每生拿一个长方体观察。

班内汇报:

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六个面……

 

生动手摸长方体

汇报:摸上去是平平的。

生推

汇报:

推着它会走……

 

 

 

生拿着长方体进一步感知特点。

 

 

 

 

 

 

 

学生活动:感知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三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正方体看上去方方正正的,也有6个面,每个面也是平平的,,每个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推一推平着向前进……

学生拿着正方体感知特点

 

生:圆柱看上去像柱子,上下一样粗;摸一摸中间是圆圆的,上下是平平的,倒在桌上可以往前滚……

 

学生拿着圆柱进一步感知特点。

 

 

 

生汇报;球是圆圆的;摸上去没有平平的面;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通过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实物、小组合作按照样子相像的标准分类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这一环节,认识长方体,由教师引导,达到对学生认识物体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独立尝试认识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产生感性认识并建立起名称与形状相对应的表象。

 

 

 

 

 

 

 

 

 

 

 

1、  课间活动:引导学生看动画片。红红和聪聪为机灵狗盖房子。在动画片中,有哪几位我们认识的新朋友?

2、  说一说

师:其实这些形状的物体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老师也从生活中找来了一些物体,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3、完成数一数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27页

(1)       请同学们从左边的图中数一数有多少正方体、有多少长方体、多少圆柱和球,然后把数出的结果分别填在()里

⑵数一数每个图形是由多少小方块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摆一摆。

 

 

 

 

4、游戏:摸物体

按形状名称摸物体。老师和一个组的同学示范。然后各组照样子做。

 

作业:回家每个人用像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给爸爸、妈妈看。

 

 

学生汇报。

 

 

 

 

 

生自由发言:冰箱是长方体的、衣橱是长方体的、地球仪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

 

 

生抢答。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订正。

 

 

生自己完成

汇报订正:学生在幻灯下数,有的数了3块儿、有数了4块儿。

生自己拿出小方块来摆一摆再数一数。

 

 

 

 

 

 

学生游戏。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