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内容:青岛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真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同学们,在我们山东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大家知道是哪吗?
对,青岛!老师这里有一组关于青岛的图片请你欣赏,青岛是我们山东半岛的东南端一座啤酒飘香的城市,而青岛啤酒更是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
大麦芽是生产啤酒的主要原料,表格中呈现的是某啤酒厂运输大麦芽的情况,仔细观察,从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关于比的数学问题?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板书黑板)
2 :16; 4 :32; 16 :2; 32 :4;
16 :32; 2 :4; 32 :16; 4 :2。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探究比例的意义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现在请你观察这两个比,你发现了什么?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
剩下的这些比,哪两个也能用等号连接?
同学们,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做比例。(板书:比例的意义)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
(1)比例有几个比组成?
(2)是不是任意两个比都能组成比例?
(3)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同学们理解的真透彻,请你利用比例的意义完成下面的题目。
课件出示练习: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我们已经知道,比中的两个数分别叫它们的前项和后项。今天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新名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还能指出哪两个数是内项,哪两个数是外项吗?
下面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然后同桌俩交流一下它的内项、外项分别是谁。
谁能上前面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写的?谁和他写的不一样?还有不一样的吗?
3、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其实在比例中,还有一个很深的秘密,你想知道吗?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中,它们两者之间可是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你想揭穿这个秘密吗?那就请你以大屏幕上的这个比例为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算一算等方法,试试能不能发现这个关系!我们看谁是最聪明的孩子。
哪一个同学想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
可是,你们所发现的是不是个偶然现象呢?咱们最好是怎么办?
对,举例验证。这可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利用黑板上的比例,也可以组一个新的比例在练习本上验证看看,是不是在任意一个比例里都是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谁上来说说你的验证过程与结果?
不错啊,看来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思考,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一条规律。也就是,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数学上我们把这条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4、练习
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你有新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第一题谁来说?
第二题呢,为什么?第三题呢?
很好,同学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方法。
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后,你有几种方法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哪两种?你能具体的来说一说吗?(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根据比例里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
说的不错,你的回答真精彩!现在你有没有信心利用所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填空:
学生口答,并说理由。
2、找朋友
4:2 9:3
给上面的比找出对应的比使之组成比例。
3、下面4个数能组成比例吗?请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3,4和6
四、回顾整理,总结评价
一节课的时间马上就要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