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17-118页“做一做”练习二十三,2、3题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中,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实际问题,在对比交流中,录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能选择合理算法,培养优化思想方法。
3、继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继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唐口镇中心小学的校貌
一、出示信息,引出新知
师:为了让大家更全面的了解我们学校,课前老师经过调查,又带来了关于我们学校各区域面积分布的相关资料,请看大屏幕。
课件:
|
占学校面积的几分之几 |
教学楼 |
|
操场 |
|
空地 |
|
师:观察统计表,从中你能了解哪些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试提出不同问题
师:这是咱们上节课研究的一步计算解决的问题,能提出两步计算解决的问题吗?
师: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我们就来解决教学楼和操场的面积比空地面积的学校面积几分之几的问题(板书)
师: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谁来说说想法?
按你的思路要求教学楼和操场面积比空地面积的学校面积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必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师:大家解根据这个思路列出综合算式吗?
不过老师有个建议,如果用这个思路列式计算完之后,仍能想到别的方法的同学,可以试着列出不同的算式,并把它算出来吗?可以和你同桌交流一下。
1生独立思考,完成
2汇报交流
思路1:方法(一) 思路2:
(二)
(三)
引导学生说说每个算式的思路与计算过程。
重点: 比较:两种算法
师:计算时大家用了不同的算法,对于这两种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呢?看来对于一次通分完来算得到了大多数同学的认可,老师也很认同这种算法,像这样的题目,大家比较容易找到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一次通分完来算。
师:对于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过程不但要正确,书写也要规范,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直线上,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
小结:看似简单的一道题,咱们如果开动脑筋从不同角度来思考,就会有许多不同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为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将这片空地开发成种植园,经学校统一安排,决定将分配任务按如下方案进行实施:
区域 |
低年级分得面积 |
中年级分得面积 |
高年级分得面积 |
种植园 |
|
|
|
师:从表中你又能看到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能独立思考,认真分析,试着用不同方法,把它列式并计算出来吗?
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不同的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直接决定了这两个题的运算顺序不同。
师:看来解决这问题,咱们如果从同角度来思考,也会有不同思路与计算方法。
小结:同学们真不错,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板题: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展示了大家从不同角度思考,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还正确掌握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与运算顺序,结合刚才的计算过程,谁能总结一下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三、巩固应用
师:能继续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来完成下面的计算吗?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已经掌握的不错了。
再来看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来解决的问题吗?
1、五(1)班学生去革命老区参观,共用去10小时,其中路上用去的时间占,吃午饭与休息时间共占,剩下的是游览的时间,游览的时间占几分之几?
生独立完成
师:看来咱们在解决问题时,应根据内容择取有用的信息或对信息进行提取,才能让我们正确解决问题。
2、李明用一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