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被压缩的空气
教 学 过 程 |
(4)验证假设。 我们把足球里的气打足,再比一比,看看我们的解释是不是正确?通过这个游戏,我们能得出什么? 3.注射器里的空气。 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证明刚才的认识? (1)做注射器的实验。 教师可按教材上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让学生仿照教材上的科学文件夹做好自己的科学文件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的体积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记录刻度:压之前的刻度、压不动以后的刻度、松手后活塞弹回后的刻度。 (2)交流实验收获,得出结论。 我们现在来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 现在我们有哪些共同的认识? 我们是否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压缩空气具有弹力。 4.作业。 (1)注意观察,哪里还有压缩空气?那里的压缩空气有什么用? (2)注意听天气预报,今后几天的天气会怎么样? |
课后反思 |
指导学生在自己的科学文件夹中进行记录,并对现象进行分析获得结论。这种方式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利于促进、提高他们记录、整理信息资料的水平和分析水平。 |
流动的空气
课题 |
流动的空气 |
第1课时 |
教学目标 |
集体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继续应用借助媒介的实验方法,推断空气可以流动形成风。 2、认识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从而为学生以后探究自然界中风的形成奠定基础。 |
|
特殊儿童教学目标: 在四人小组的帮助下,能借助媒介的实验方法,推断空气可以流动形成风。初步认识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
||
教学重点 难点 |
学生继续借助媒介的实验方法,推断空气可以流动形成风。 |
|
教学准备 |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一瓶花露水或一瓶风油精,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支香,一盒火柴,学生每人准备:一把扇子。 |
|
教 学 过 程 |
1、引入。 (1)猜一个关于风的谜语。 (2)我们观察到的风。 上节课后大家都注意观察了天气,今天我们这里刮什么风啊? (3)关于风的新问题。 大家知道哪些关于风的事情? 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风的事情? 2、空气流动形成风。 (1)风是什么? 教师可以按照教材的第一段文字讲解,有条件的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了解风的形成,以及各种类型的风。 (2)怎样看到风。 |
教 学 过 程 |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借助什么看到风 3、谁闻到了香味。 (1)做游戏,比赛谁的鼻子最灵敏。 ·教师把花露水瓶放到教室前面靠近门口的角落里,打开瓶盖,提醒学生谁闻到香味就把手举起来,并注意观察其他同学是否也闻到了香味,他们的先后顺序怎样。 ·我们闻到香味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前面的同学先闻到,后面的同学后闻到。这是因为我们的鼻子不一样灵敏呢,还是有其他的原因? (2)画出香味在教室里飘散的路线图。 (3)根据自己画的路线图说说香味是怎样在教室里飘散的? 讨论:谁把香味道带到了你的鼻子里? 4、烟带来的消息。 (1)烟的实验。 ·我们经常注意到烟囱里冒出的烟的方向会转来转去,它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做个实验来研究研究。 ·教师可按教材提供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这个实验,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香烟的飘散方向,弄清香的烟在教室里的各个位置都是向哪个方向飘散的? (2)想像空气的流动。 ·画出教室里空气流动的路线图。 ·根据所观察到的烟的飘散方向和自己画的图,想像教室里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 |
教 学 过 程 |
5、大自然中的风。 (1)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的? 风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我们从哪些方面能知道正在刮风? (2)大自然中都有哪些类型的风,我们是怎样判断的? (3)大自然中的风对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6、我们也能制造风。 (1)用扇子制造风。 ·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我们看到很多人扇扇子,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也用扇子制造风,怎样做才能制造出风? ·怎样制造出不同风向和不同大小的风? (2)还能怎样制造风? 想一想还能用什么方法制造风? (3)热风和冷风。 ·夏天的风感觉怎样?冬天的风感觉怎样?为什么会有冷热不同的风? ·人也能制造出热风和冷风吗? 7、作业:收集关于空气和我们的生活,以及和动物、植物生活的关系的资料,思考如果地球上没有了空气会怎样。 |
教 后 反 思 |
风是学生十分熟悉的自然现象,对风的存在具有非常丰富的生活经验,包括风的名称、风的各种状态。 花露水的实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