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磁铁》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研究磁铁》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电和磁》单元中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在前面指导学生研究了有关电路的知识之后,本节课研究磁铁的性质,从而为最后一课探究电磁转化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和辅垫。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从学生的己有经验出发,从磁铁具有吸铁本领入手,一步步动手研究有关磁铁的重要性质,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简单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建构起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不同,磁极是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这些科学概念。因此,本课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的探究活动。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探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3)知道磁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通过探究活动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4)了解指南针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给世界文明所带来的影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上述分析,我认为本课教学重点主要在于“通过实验活动探究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根据实验结果理解磁铁具有南北极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等基本性质”。
二、学情分析
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学生甚至在幼儿园就与它有了接触,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它,如文具盒、电冰箱、磁性玩具、磁扣等等,五年级的学生对此就更不陌生了。尽管如此,学生对于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大部分仅停留在磁铁能吸铁这一性质上。我认为在这一内容上不必花太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重复探究操作,但也不能省略,可以增加其难度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铺垫;而对于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不同,磁极是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磁极可以指示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这些性质的认识学生还比较模糊,所以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可以多花点时间。
三、教学准备
1、教法和学法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根据“主导和主体”、“学习和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从教的方面来说,通过动画激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然后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大胆猜测,动手实践,仔细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的结论;通过观看指南针发展史的视频介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最后通过交流讨论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
从学的方面来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积极性,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仅动手操作,还要用心思考,得出结论。同时能合作学习,团结协作,培养自己严谨的实验品质,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
2、教学器材
教师用材: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用材: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大头针、回形针、图钉、牙签、牙线、纸条、橡皮筋、小磁针、实验记录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大家都喜欢汤姆和杰瑞吗?这节课他们也来到我们的课堂了,一起来看看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吧!(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2.(1)提问:大家知不知道汤姆和杰瑞是靠什么战胜野猫的呀?
生答:用了磁铁……
(2)提问:那仅仅是用了磁铁就取胜了吗?
生答:杰瑞手里还拿了一个铁制的熨斗……
(3)提问:那么野猫是自愿把熨斗吞下去的吗?
生答:当然不是了,熨斗是被汤姆手中的磁铁吸进去的……
3.看来大家都很聪明,在动画片中发现了这么多现象。那么在实际生活中真的会发生这种事情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磁铁。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片的情节来继续调动学生深层次的探究欲望,自然过渡到本节课将要研究的主题。】
(二)深入探究磁铁的性质
1.磁铁具有磁性
布置探究任务一: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你尝试着拿它去慢慢的接近磁铁,看看发生了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后汇报总结:铁等金属物体能够被吸引,或者铁等金属物体隔着某种物体被吸引等,我们将磁铁的这种性质称为磁性。
【设计意图:在学生的前概念中,虽然他们都知道磁铁能够吸铁,但是却存在着人为的干涉因素,即习惯于用磁铁去吸引物体。因此,这个实验的目的在于让磁铁在一种不受外力干扰的状态下,发挥其吸引铁等金属物体的性质,让学生体会到磁铁中的磁性是如何作用于被吸引的物体的。】
2.磁铁不同部位的磁性有强有弱,磁性最强的部位称为磁极
布置探究任务二:有的同学刚才在做实验时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在靠近磁铁不同部位时感受到的“拉扯的力量”不一样大,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老师给每个组提供了实验材料,请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做这个实验,交流汇报后再开始实验。
邀请一组学生演示实验方法并介绍发现:磁铁上总是会有两个部位吸引的回形针或大头针数量最多。由这个发现引出磁性有强有弱的认识,从而揭示出磁极的概念,即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汤姆在“战斗”的时候握住的是磁铁的中间位置而不是其他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上一个探究活动产生的疑问,让学生有目的的完成第二个探究活动并找到原因、自主解决疑问,同时深入挖掘动画片的资源,强化学生对磁极是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这个性质的认识。】
3.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布置探究任务三:一开始,就有同学提到两块磁铁接触有时相吸、有时相斥,那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请各小组按照要求玩一玩,把你们看到的现象填在记录单上。
学生通过小组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即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
【设计意图:本次探究活动没有采取教材中用磁铁接近放在小车中磁铁的做法,目的还是在于减少人为的因素,让磁铁尽可能的处在一个“自然”的状态下,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磁极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现象。】
4.指示南北方向
布置探究任务四:引导学生观察磁极名称(S是South、N是North)跟实际生活中的南北方向有关系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要求学生利用磁针或小磁铁悬浮在水槽中来探究磁极的指向性。
学生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后认识到:悬浮在水面的磁针或者磁铁,在静止的时候总是表现出相同的指向,即S极和N极分别指示生活中的南方和北方,在得出结论后引入对指南针的介绍。(播放视频)
【设计意图:指南针作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学生第一反应还是不能将其与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个探究活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磁极能够指示方向这个性质,最后通过观看指南针发展历史的视频,让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提高。】
(三)小结
1.大家说说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磁铁的哪些性质?你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帮助野猫与汤姆和杰瑞战斗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后,需要沉淀下来思考他们本节课所听、所见、所闻、所做之中蕴含的科学道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很有必要,同时也为最后一个环节的应用做好准备。】
2.提问: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大家讨论一下都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磁铁?应用的是什么性质呢?
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可见生活中处处留心皆学问。当然,有些应用(如磁悬浮列车)并不能完全用我们本课的知识来解决,但是我们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可以很好的理解它。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明白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时也为下节课《电和磁》设置好了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