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观摩与学术研讨会获奖教案.doc
【设计理念】
我市各小学实施“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两年来,这股清新的气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渴望发展的学生观发生着质的变化。本课教学就是依据我市“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设计的。
1、树立主体自我发展的学生观
“自主高效课堂”把“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作为核心理念,学生是有血有肉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能,同时又有差异,当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发挥出来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就会被发挥出来。本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个体自学能力,小组内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各个小组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在电磁铁研究的活动中,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实践与合作学习,自然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从而达到“学会、乐学、会学”的目标。
2、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教师在课堂上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享乐的地方,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展示、学会做事;所以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基础之上,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对于学生及时给予引导、点拨、指导,使学生更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与方法,从而达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与高效学习的目的。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电和磁》第5课的第1课时内容,是在学生了解有关电和永磁铁知识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一步认识电和磁的关系。本课主要分为学生制作电磁铁和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两部分活动。
活动一:制作电磁铁的教学环节中,注重学生去亲身体验,并强调操作规范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完成制作之后,进一步研究电磁铁在通电和断电吸引铁钉情况,从感官上初步认识电和磁的关系。
活动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部分内容以前一活动为基础,对电磁铁磁力大小进行深一步的探究。在此探究活动中,首先引出问题,由学生去观察思考找出可能的相关因素;接下来引导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研究方案;最后对所研究的内容作出合理地分析和归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制作电磁铁,并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
能够自主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问题研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小组合作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出问题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准备】
学生小组:电池、导线、退火大铁钉、小铁钉
教师装备:相关课件、制好的电磁铁
说明:电池每组1-3节不等;导线选用的是网线的内线,它容易定型不易散开,长度2米左右;小铁钉采用裘皮钉(鞋钉),减少剩磁现象。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情境:教师将一盒小铁钉不小心撒到了桌子上,桌边放着一块磁铁。
提问:谁能想个办法,将小铁钉快速地收集到盒里?
学生想办法,并描述方法。
教师请一名同学演示用磁铁吸引的方法收集铁钉(预测学生会将吸引到磁铁上的铁钉用手取下放到盒子里。)
谈话:这种方法不错,提高点难度,不用手接触铁钉就能将铁钉放入盒子中?
教师出示电磁铁,演示通电将铁钉吸起,在盒子上方断电,铁钉自动掉入盒中。
揭示课题:想不想知道这个装置的秘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有趣的装置——电磁铁。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情境问题的方式出示问题,并一步步的激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兴趣,也为下面的探究学习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
二、揭示目标
1、学会制作电磁铁。
2、探究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向全班展示出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向有所了解,有目的去学习。
三、制作电磁铁
1、制作提示。
谈话:如何自己成功制作一个电磁铁?请同学生自学教材42页电磁铁制作的方法,并参考老师出示的学习提示,了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然后各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制作一个电磁铁并完成【问题一】的内容。
(课件出示)
问题一:如何制作电磁铁?并验证电磁铁分别在通电和断电情况下有无磁性?………………………………【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