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盛区进盛实验中学 寇玉菊
一、教学创意
(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成长体验”等几个部分构成。
(二)在“发现体验”、中引导学生揣摩多处美点,在“学法体验”、“成长体验”中由学生自由选取成长的足迹,进行说话训练。这个教学创意意在开发课文资源,意在对学法方面的教学进行选点突破,对学生进行体验美、表达美的熏陶。
二、教学思路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传统课文,课文较长,内容较深,因此采用长文短教、难文浅教、选点突破的方式,从学生成长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少年鲁迅在游戏玩乐中所具有的童真和童趣。本堂课重点揣摩和品味百草园的优美景物描写这一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自己成长的足迹。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2、揣摩、品味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培养学生发现美、表达美的能力。
3、成长体验,体会运用写作技巧。
四、教学重点
1、对百草园的优美景物描写仔细揣摩和品味,寻找美、发现美,积累景物描写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真与童趣。
五、学法
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
六、课型:体验发现课
七、课时安排:一课时
八、教学步骤
导入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和庄重,我们也知道,他曾自认为儿时阻止弟弟游戏犯下不可饶恕的过失,而为此抱恨终生。那么,鲁迅先生自己的童年时光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让我们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中追踪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
教学板块一: “朗读”体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简介鲁迅和《朝花夕拾》
2、解题: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动范围在哪里?
3、快速阅读课文:
要求:
(1)解决生字,自己不能解决的问同桌,同桌不能解决的作好圈点,提出来老师帮助。
(2)读了课文以后,你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有什么感受呢?请用“ 的百草园”和“ 的三味书屋”大声地表达出来。
教学板块二: “发现”体验——美点揣摩,感悟发现
1、引导学生找美丽景色的段落。
2、录音范读,引导学生认真听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速度与情感,提高听读能力,感知内容。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发现美点并揣摩美在哪里?请用“美在 因为它 ”句式说出来。
教师作点拨,归纳(关键的语句、 词语让学生品读)
学生可能说的美点如下:!
美在情感:童真童趣。
美在技巧:巧妙句式;修辞运用;写景抓住特点;
顺序恰当;用词准确;形声色味俱全;
动静交替、虚实结合;融情入景,景中有人
4、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导学生通过语气、语调的 变化,表现儿童的情趣教学板块三:“成长”体验——美点共鸣,体会运用
让学生体验自己成长的足迹,学习鲁迅表达美的方法,说话训练,说一段话。
教学板块四:导引成长——结束全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这就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小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向往的纯真情感。我们要像鲁迅先生一样,保持儿童纯真活泼的天性,求知的欲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去托起明天那轮崭新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