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上海版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01 09:50:49

教学目标

1、捕捉文章中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关键语句,品味语言,感受湘西清丽的风光,把握翠翠的性格特征。

2、抓住重点段落,反复诵读、品味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祖孙亲情。

3、品味环境描写的语句,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感受小说诗意的语言风格。

说明:

    这是本单元中最富有诗意,但也最难读懂的一篇课文。沈从文的小说本就自成一家,而课文又是节选,小说所描写的湘西风情、复杂的人物心理与上海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有较远的距离,这些都给准确把握课文带来了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单元目标出发,从课文所节选的两章内容出发,就能够比较好地处理教学上的难点。沈从文的小说就是一幅风情画,而阅读小说时人物形象的把握是一个重点,翠翠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这幅湘西风情画中的一个典型形象,所以,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通过捕捉关键词句、品味语言来感受湘西风光的美丽,从而准确把握生活在这一环境之下的翠翠的性格特征。本单元的单元目标之一是懂得和感受亲情的美好,所以,在对节选部分内容有了整体理解之后,在课文思想情感的把握上,我们就侧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调动自身的情感体验,感受翠翠和爷爷之间的祖孙亲情。高一的学生在文学作品的鉴赏上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鉴赏的眼光阅读作品,尤其是面对《边城》这样的美文,通过品味环境描写的语句感受小说诗歌一般的意境,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是有较高要求的,不强求每个学生都能够说得出,但至少要能够感受得到,能够明白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内心活动是有直接关联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语句,把握翠翠的性格特征,理解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在小说中的作用。

2、难点:反复诵读,感受小说诗意的语言风格。

说明:

与通常的小说注重情节设置的特点不同,沈从文的小说是以意境见长的。《边城》充满诗情画意的风格和翠翠天真淳朴野性的形象对于上海的学生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所以,这篇课………………………………【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