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09—2010(上)苏教版小语第一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柳州市2009—2010(上)苏教版小语第一册期末检测质量分析报告
柳州市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研究中心组 姜柳华 张 莉
这次调研一年级语文期末测试,着重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年级学生识字、写字的现状,考察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形成情况。本次测试不仅是为了检测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努力帮助广大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明确教改方向,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依据。
我们评价中心组随机抽取部分试卷作为样卷,并在综合了各城区的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上学期柳州市一年级语文学科质量情况做如下分析:
一、试题评价与分析
(一)整体评价:依标扣本 重点突出 联系生活 科学实效
本次试题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紧扣年段目标,以书本为“本”,题型多样,题量合适,难度适中,内容涵盖丰富,囊括了六个单元课文和练习的内容;重视积累和运用,能抓住本册教材重点多方位检测学生在本学期应掌握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较全面的考察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了“识字写字”是低年段教学这一重点,发挥了应有的导向作用。
(二)集中体现三个特点:
1.突出基础性。纵观试卷的四个大题,准确地考察了学生们在本阶段应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对学生一学期的语文所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测。比如:第二大题的第2题写字词,考查的都是学生平时较难区分、易混淆、易写错的字词;再如第二大题的第3题涉及到的汉字基本笔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这些生字词、句的检测,试出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虚实,也让师生更进一步明确低年段抓好识字写字对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2. 体现层次性。试题难易适度,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所兼顾,力求让每个学生在考试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全面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 凸显综合性。 #整张试卷围绕“字词”贯穿始终,关注“双基”能否灵活掌握、灵活应用的考查。并且十分注重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本次试题的综合性,灵活性随学生做题的深入呈显著递增趋势。真正落实了“学以致用”的课标理念。
二、学生答题概况
从抽样试卷的总体情况来看,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学生普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对课本内容、字词句积累较好,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及表达能力。这与绝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的落实,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课内知识、感悟和积累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三、存在问题及思考
(一)关于学习习惯的思考。
从培养良好的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只有习惯成了自然,才能熟练地驾驭语文知识,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今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1.关于书写习惯。
①课标关于写字的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因此,本次命题在所有需要书写的地方全部都画了适当大小的田字格,意在规范学生书写,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良好习惯。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现象应该引起老师的重视。
②存在问题
对于田字格的运用,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写规范、写漂亮”的意识,书写不太注意字形的间架结构,欠端正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
有些字关键笔画欠准确。究其原因:其一,教师在写字方面对字的基本笔画讲解不到位。其二,教师平时在这方面的批改不够细致,要求也不够严格。
《课标》关于写字有一条是: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为此,此次命题特别出了这么一道题:第二大题的第3小题“照样子,填一填。但情况不容乐观,失分率较高。究其原因是学生对这些独体字的结构、笔顺没有准确的认识,才导致了乱写字、写倒笔字的现象。
③教学建议:因此,我们要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将写字训练落到实处。
首先从日常教学抓起,从学生的握笔姿势抓起。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并把指导落实到每一节课、每一次作业当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禁的学习态度。
其次,要“率先垂范”, 充分发挥老师的示范作用。在指导写字时,教师一定要板书示范,教给学生正确的书写方法,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并持之以恒,严格要求,使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下写字,只要一提起笔来,就要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并注意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力求做到笔画清晰,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与老师们分享来自一线的关于教学写字的几条经验
首先,要坚持用好每篇课文后的写字教材。识写结合,描仿入手;要通过“读帖--描红---仿影—临摹的实际操作,掌握多识字、写好字的本领;描红是要强调:一笔描成,比比到位。
其次,正确掌握字的笔顺、笔画、结构。要注意避免繁琐分析、一年级更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打牢基本笔画基础,形成动作定势。比如“乚”笔势走向共5步:顿→竖→拐弯(圆弧形)→横(略有弧形)→钩(要求直向上),任何时候,都得遵循这些技术标准。有了这些标准,学生也能通过它去评价和纠正自己所写的字。
教学适应度的问题,每个字练习的遍数也要适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以五个字为例,如果连写,三遍效果在最佳;如果分写,四遍最有效。
每节课要给学生7—8分钟的写字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写字任务。要记住,写字是小学,特别是低年级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
2.关于读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