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巴掌》教学设计附反思DOC免费下载 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doc
《打花巴掌》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教学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本节课,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结合音乐新课程理念,使学生通过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动脑、动眼、动口、动手中,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活跃思维、学会思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分析】
《打花巴掌》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四册,是一首活泼、欢快的北京儿歌。 2拍子,二段体,五声商调式。由于歌曲中带有童谣,其节奏多以密集节奏出现,加上地方儿化音的运用,突出了北京儿歌的风格和特点。全曲分为三个乐句,旋律简单易学,主要采用旋律变化重复的手法,用词生动、活泼,表现了小朋友愉快嬉戏的欢乐情景。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充分利用亲身体验音乐的集体表演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歌曲《打花巴掌》,能够以游戏的形式表现这首童谣,同时通过创编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能力目标:在音乐实践中创编歌词、动作,体验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北京风味的童谣,并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在了解押韵的基础上,对歌词进行创编。
在动作创编过程中,再次培养体验音乐,创造音乐的乐趣。同时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卡片、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综合训练——律动。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引导学生说出平时喜爱的游戏。引出“打花巴掌”
2、游戏——打花巴掌
3、介绍具有北京风味的《打花巴掌》。
(二)歌曲教学
1、放《打花巴掌》第一段。(找一名同学配合动作)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不同之处。
(出示卡片——儿歌可说可唱,花样繁多。)
3、师:说到“花”这个字,老师不得不介绍一下它的另一个含义。(卡片——动作变化,花样繁多)。
4、师:请同学们为《打花巴掌》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动作。(多媒体出示创编要求:动作可以简单,可反复拍击易于掌握。)
5、教师反复播放《打花巴掌》录音,并巡视创编进度,及时指导。
6、指导学生分组展示,及时评价。(加入边唱边游戏)
(三)歌词创编
1、教师解释“花”的第三个含义。(卡片出示——儿歌内容花样繁多)
2、教师出示提示:你拍一,我拍一,一个小孩坐飞机。
你拍一,我拍一,鸟儿落在大门西。
你拍一,我拍一,努力学习争第一。
你拍一,我拍一,常洗澡来常换衣。
3、出示三个提示词条——画画儿、爬山、写字,为儿歌创编歌词。
4、师: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如何分配这几个次。(讨论、汇报)
5、儿歌创作的最基本手法——押韵。
6、放伴奏,填词演唱。
8、继续创编儿歌,但难度增加。
10、组织分组汇报表演。
11、分组加入动作游戏。
三、小结………………………………【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