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 六年级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0-08 16:35:06

苗岭的早晨

年级:六年级                            执教:南阳镇小  

课型:欣赏课                                  沈勤娣

l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中,领略到苗寨的自然景色,逐步感受到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2、在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过程中,学生能运用已有的欣赏经验分析、鉴赏乐曲。能感知乐曲主题、段落的变化,感受到速度、节奏等音乐要素对乐曲表现所起的作用。

l     重点与难点:

重点:1、熟悉乐曲主题;

2、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乐曲的审美体验。

难点:学生对苗族的了解甚少,影响欣赏时对音乐的感受与表现程度。

l       教具准备: 课件、磁带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

环节

师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1、在《小背篓》歌声中排队入室。

2、聆听歌曲片断,思考:这是民歌中的哪一种?歌曲有什么特点?你觉得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3、导入:这是苗族民歌中的“飞歌”曲调。你知道苗族吗?(学生说)让我们一起开始苗族音乐之旅吧!

4、观看录像片断。了解苗族基本情况与苗族民间艺术特色。

在苗歌氛围中进入,为新课作铺垫。

看录像,让学生对苗族的自然景象、人民的生活劳动情况与民间音乐素材(飞歌、芦笙、芦笙舞)有所了解,为欣赏乐曲积累生活阅历,提供想象基础。

 

 

 

 

 

 

 

 

 

 

 

 

 

 

 

 

介绍

1、聆听音乐片断1,思考:是什么乐器演奏的?(笛子)

2、聆听音乐片断2,感受小提琴音色特点。

3、教师简介小提琴。

 

采用比较法感受小提琴音色特点。

 

 

 

 

 

 

 

 

 

 

 

 

 

 

 

 

 

 

 

 

一、整体欣赏(一遍)

1、初听,思考:乐曲让你想到怎样的情景?大致可分成几个部分?哪两部分旋律相近?

2、学生自由作答,教师小结。

二、分段欣赏。

(一)欣赏第一、第三部分

1、对比欣赏第一、第三部分,跟随旋律模拟拉小提琴。

2、思考:两段音乐分别表现怎样的情景?音乐要素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才是你有不同的感受?

3、听主题1,讨论:音乐采用怎样的节奏与速度来描绘苗岭的自然景色?

(二)欣赏第二部分

1、比较主题2与1的速度、节奏。

2、随音乐哼唱da,配上节奏伴奏。

3、欣赏第二部分,听边主题与音乐的变化。思考: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4、随音乐进行表演。

三、复听全曲。

1、根据自己的感受表现乐曲情景。

2、欣赏笛子主奏的乐曲。

 

让学生从曲式与情绪上整体感受乐曲。

 

 

 

 

 

 

调动学生参与唱、想、说、动,引导学生对乐曲的欣赏层层深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发展学生的欣赏能力。

聆听

苗族

民歌

1、导: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族的民歌曲调极为丰富,下面一起来欣赏几首歌曲片断。

2、欣赏歌曲。

将欣赏内容向歌曲拓展,加深对苗族音乐风格的感受,开阔学生的欣赏视野。

结 束

1、小结:时间过得真快,这次的苗族音乐之旅结束了,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2、在苗歌中出教室。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