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四课《大象》 (第2教时)
《大象》教案及设计意图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四课《大象》 (第2教时)
萧山区高桥小学 徐海霞
课型: 综合课
学习目标:
1. 在对比欣赏中,感受大象音乐与小象音乐的区别。
2. 在拍拍念念“两只小象与大象拔河”中,进一步感受小象与大象的区别。
3. 能用亲切、轻快的声音演唱《两只小象》。
4. 能用双响筒、三角铁更好地为歌曲演唱伴奏。
学习重点:
1.拍拍念念
2.有感情地演唱
学习难点:
1.拍拍念念
2.有感情地演唱
学习准备:
剪辑《大象》音乐37秒,《小象》音乐24秒 、课本 、录音机 、磁带 、双响筒、三角铁
学生情况:
学生在上一课时已初步感受了小象的音乐,了解了小象。在歌曲《小象》中,体会了三拍子的旋律特点。
设计思路:
对于大象的音乐,学生感受还不深,通过对比欣赏,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象与小象音乐的区别,从而更形象深刻地感受大象与小象的不同。“拍拍念念”是一个创编活动,一般可放于歌曲演唱之后,本课时出现在欣赏部分的最后一环,也是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大象与小象的区别,也使学习难点提前解决。本课时歌曲演唱《两只小象》也是三拍子,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三拍子旋律特点的感受,但是,有感情的演唱却是难点,因此可通过学生歌声、身体节奏、伴奏、表演等形式来参与体验感受音乐,化难为易。
学习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游戏“小象来了” (1分钟)
(设计说明:小朋友扬起手臂模仿小象长鼻子,听着《两只小象》音乐,师生“扬鼻子”互相问好。这样的方式进入课堂,不但增进了师生感情,也为新课作了铺垫。)
一. 综合训练
1.“大象来了” (3分钟)
听听:大象脚步声,边听边用手指指点大象脚印。
2.说说:大象脚步声是缓慢沉重还是轻松活泼的?为什么音乐缓慢沉重?
3.动动:大象怎样走路?小象怎样走路?
4.比比:大象音乐与小象音乐有什么不同?
(设计说明:从听、说、动、比四方面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特别是在对比欣赏中,播放剪辑的大象音乐37秒,小象24秒,时间安排合理。
5.拍拍念念 (6分钟)
(1)看画面“两只小象与一只母象”,编一、二句话的短小故事。
(2)读拍大象怎样走?两只小象各是怎样走?
(3)小组“节奏拔河接力赛”
(设计说明:“节奏拔河”即“传节奏”。如:x – (走呦)同一个节奏由第一组传到第四组,传四次,念的最整齐、最准确的一组便是冠军。其实是以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训练学生单声部的节奏拍念准确。)
(4)冠军(象妈妈和小象)拔河比赛
(设计说明:以冠军之间比赛的形式,其实是二、三声部组合训练。可训练学生一个声部一个声部接进来,也可训练学生由弱到强、由强到弱的拍念,更能激发其兴趣,也使教学得到了延伸。)
二. 学习歌曲 (29分钟)
1.听听:两只小象除了在一起拔河,还喜欢做什么?
(设计说明:激发想象,引入新课。)
2.点图形谱欣赏
(设计说明:图形谱能帮助理解歌词,记忆歌词。)
3.师范唱,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第一拍拍手,二三两拍自编动作)为老师的歌声伴奏。
(设计说明:师的范唱与学生的伴奏结合,不但增进了师生互相之间对歌曲感情体会的交流,而且巩固了三拍子旋律特点的体会。)
4.师生跟琴轻声学唱
5.听着老师的歌声,学小象找朋友,想想:歌曲的感情应该是怎样的?
(设计说明:歌曲较容易学会,但是要唱出感情是不易的。通过学生按歌曲内容模仿小象找朋友表演,不但亲身体验了歌曲情境,体会了感情,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6.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设计说明:为了更进一步表达歌曲感情,还可通过多种形式演唱:领唱与齐唱、小组赛歌、加入双响筒、三角铁乐器的伴奏等等。)
7.学生离开座位边唱边表演
(设计说明:给学生自由表现的空间,找更多的好朋友,体验并巩固歌曲的感情,进一步增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三. 教师小结 (1分钟)
小象这对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好象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设计说明:学生在老师的总结声中,握起好朋友的手,听〈〈两只小象〉〉音乐走出教室,以德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