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树叶 小学一年级音乐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07 09:46:08

小树叶

学情分析:

一、顺“天时”

《小树叶》是一首小学一年级音乐新教材中的歌曲。我们学唱这首歌曲的时候,正当瓜果飘香、金风送爽的季节——应了“天时”。

二、应“地利”。

再说“地利”:我们庙港实验小学,座落在太湖之滨,在教学楼上,即能饱览烟波浩渺的太湖碧波风光。校园里一番浓浓的秋意,仿佛是秋姑娘精心所作的浓墨重彩的画卷——那红枫如火红的霞,那一树金黄的银杏是翩翩的蝶……师生们耳濡目染的美景,本是一本绝妙的关于“美”的教材教具。

三、“和谐课堂”要“人和”。

1.为师之“道”

老师要充分地熟悉歌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在给学生伴奏的时候做到“心中有谱”不用看书,“手上长眼”不用看键盘,把自己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的表现和选择相应的教学措施上。引导小朋友感受:一首优美的歌曲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学唱歌曲,体会大树妈妈和小树叶娃娃之间的“真情告白”,感受其中的深情。第一段歌词表现了大树妈妈的慈爱,对小树叶娃娃的怜惜和不舍;第二段歌词表现的是小树叶的勇敢和乐观。

2.助生过“坎”

《小树叶》和学生之间有一道坎:农村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还不能认全歌词,演唱的时候会形成一个“认字”的难点,所以在上课之前,先布置好“预习”的作业:回到家里,让爸爸妈妈或者认字的爷爷奶奶教小朋友读歌词,看谁读得好,肯定学唱歌学得好。

3.“真心”唤 “真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的自己的一腔“真心”来给学生作音乐表现的示范,以此唤起学生有感情地演唱《小树叶》。“以声传情,以情带声”,教师要用自己真挚的情怀,对学生的表现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以评价为指路灯,一可肯定小朋友已经付出的努力,二来可以激励全体小朋友学习的志向——“我要做得更好!”

用师生携手的“真意”,来表现歌曲的“真”“善”“美”。用真诚的心来打造“和谐”课堂。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树叶》歌曲中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用连贯、舒缓与断顿、跳跃的歌声表现(两段歌词)歌曲。

2.根据对歌词的理解,有感情的表演唱。

教学重、难点:

1.清晰地吐字咬字。

2.在唱对歌词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3.表演唱的韵味。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故事、道具大树一棵、道具小树叶等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安静地进入音乐教室,听音乐进行律动表演唱。

1.进教室。

2.跟着伴奏音乐,唱学过的歌(三首,每首歌3遍),跟随老师进行歌表演。

[设计意图:奏响“专注”的乐章。在低年级音乐课堂,成功的组织教学由为重要。注意力的集中是教学效果的保证。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课堂伊始5分钟的歌表演,是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氛围的一种最佳选择。]

二、谜语故事导入。

教师:请小朋友听故事,猜谜语。

故事中有个妈妈,请你猜猜她是谁?故事中有个娃娃,请你猜猜他又是谁?(边听边猜)

妈妈穿着灰褐色的衣服,长的高高大大的,妈妈有千百个娃娃。娃娃刚生下来只有米粒大,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中,慢慢长到手掌大,娃娃穿着绿衣服。秋姑娘来了,娃娃有的换上了黄衣服,有的换上了红衣服,换了衣服的娃娃该跟妈妈说再见了……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妈妈是谁了吗?你知道这个娃娃是谁了吗?”

[设计意图:1.奏响“童趣”的乐章。

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所以关键是教师要“童化”自己,和孩子拉近距离,“以童心唤童趣”。在教学中要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发他们的关注。在老师、学生、教材三方之间架起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饶有兴趣中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请小朋友听故事,猜谜语。

2.让学生明确歌曲中的两个角色。

听音乐之前的心理准备,也为学生学习并记忆歌词埋下了第一处伏笔。我在讲这个“谜语故事”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争先恐后举手,从最初的“小鱼”、“小动物”……到最后,大家都知道了故事的谜底是“树妈妈和小树叶娃娃”。小朋友很有成就感,对“树妈妈”、“小树叶娃娃”的印象很深刻。]

 三、引导欣赏歌曲《小树叶》。

1.师:当代少儿音乐家“陈鎰康”爷爷把树妈妈和小树叶娃娃的故事写进了歌词,“茅光里”爷爷谱了曲,请听歌曲《小树叶》,想一想:歌曲中写了大树妈妈和树叶娃娃之间怎样的一个故事。 

[设计意图:当代音乐家,孩子了解多少? “陈鎰康”、“茅光里”是两位当代的音乐家。让孩子增进对中国当代音乐家的了解。]

2.听歌曲录音后,师生谈话。小朋友说听后的感受,教师适当引导设疑,进入下个环节“听老师范唱”。

3.看课件,听老师有感情地唱《小树叶》的歌,重点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内容。

4.结合课件,教师说故事并范唱。

师:大树妈妈最近有一件心事。什么心事呢?哦,原来是这样的。秋天到了,秋风吹来了,可爱的孩子们——小树叶娃娃,一片片落下来了,离开了树妈妈。小树叶,小树叶,你要飘向哪里?你害怕吗?(老师唱第一段歌词。)

小树叶沙沙沙,好象在勇敢地说话呢:妈妈别难过,春天再来的时候,我就会再回来,把妈妈您打扮得更漂亮(老师范唱第二段。)

[设计意图:给学生树立一个对歌曲的完整深刻的印象。第一遍是录音,用纯粹的音响效果来感染孩子们。第二遍欣赏音乐是视听结合,看优美的课件画面,听老师是如何来用声音和姿态语言诠释歌曲的。]

四、学习第一段歌词。

1.跟着老师朗读第一段歌词。

2.分乐句学唱第一段。(第一遍跟唱是老师很清晰地唱,第二遍跟唱老师轻声唱,第三遍跟唱老师无声唱,引导学生从“跟”到“听琴声”。)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