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盒响丁冬》教案(第三教时)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09 08:43:18

(第三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京剧锣鼓》,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的京剧文化艺术,了解京剧中蕴藏的丰富内涵,从而对京剧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加热爱京剧艺术,立志将我国传统艺术瑰宝代代传承。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积极体验与感受,加深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鉴赏京剧的能力。
3,知道戏曲的基本知识和戏曲行当的基本定义;知道京剧表演大师梅兰芳。: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脸谱、行当。
2、欣赏京剧《京剧锣鼓》片断,学生感受到京剧的韵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小动物说话》
二 、欣赏《京剧锣鼓》
1.先给学生观看小锣、小镲、板鼓的图片和实物,请学生听一听它们的音色,也可以请学生奏一奏这些乐器,并认识它们。
2.播放《京剧锣鼓》,提问乐曲的情绪怎样?你听出有哪些打击乐器在演奏?
3.介绍京剧,了解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并试着演奏。
4.复听,感受不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
提问:这段锣鼓表现了什么情绪?给它起个什么名字最合适?
教师可以给出两个情景,如放两段无声京剧片段:一个是小姐在赏花,优雅地甩着长袖;一个是很多士兵上台,然后有一个小丑很滑稽地在台上表演。请学生选择,用这段音乐表现哪个情境比较合适。
5、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少儿京剧表演 ,欣赏7岁小票友刘小园的京剧表演 ,激发学生喜欢国粹京剧。
6、了解京剧锣鼓的作用
锣鼓在京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唱、念、做、打都离不开它。它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作用是加强节奏,营造气氛。京剧锣鼓有许多锣鼓点子,叫做“锣鼓经”。
“锣鼓经”主要分为开唱锣鼓和身段锣鼓。开唱锣鼓是唱腔前打的锣鼓,作为先导引出唱腔。身段锣鼓是配合表演武打的锣鼓。
三、再欣赏一段音乐《鸭子拌嘴》,提问这里用了什么打击乐器?情绪怎样?
1、初听音乐《鸭子拌嘴》
2、复听,根据音乐强弱的对比及手段的划分,提问听后你想到了什么?这首乐曲表现什么主题?
四、拓展:京剧脸谱欣赏
1、搜集脸谱:课前搜集京剧脸谱(如“邮票上”、“舞台上”、“烟盒上”、“电话卡上”)
2、说唱脸谱:欣赏《说唱脸谱》的歌曲,师介绍脸谱的由来和相关知识,了解颜色与人物性格、品质、命运之间的关系。
3、画脸谱: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人物画一画京剧脸谱。
五、小结下课。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