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音盒响丁冬》教案(第二课时)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1-09 08:43:18

    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八音盒响丁冬》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熟练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2、培养学生争做好孩子的自信心,懂得每个人都应争做聪明、勇敢、诚实、有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是重点,选择打击乐和探索自然音源表现歌曲《司马光砸缸》是难点。
教学准备:
课件、打击乐、小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大鼓小鼓》。
二、欣赏新歌《好孩子要诚实》。
1、导入。
你认为好孩子应该是怎样的呢?
讲故事(歌词内容)。
讨论:如果你是故事里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2、初听歌曲。
歌里的小朋友是怎样表现的?他做得对吗?
3、再听歌曲。
边听边随乐曲的高低做手势。
4、创作活动。
根据歌词的意思创作动作为歌曲伴舞。
随乐表演,并评价。
三、继续学唱歌曲《小鼓响咚咚》
1、出示打击乐器——鼓。
教师:这是什么?(生回答)听听声音是怎样的?(随意敲击小鼓)
2、模仿小鼓说话,复习巩固以下节奏。
(1)出示节奏卡1:x x x | x x x|
教师:小鼓是怎么说话的?你能来学一学吗?(生模仿:咚咚咚咚咚咚)
(2)出示节奏卡2:x x x x | x x x — |
教师:这次小鼓又是怎么说话的?你能再来学一学吗?(生模仿:我的名字叫小鼓)
3、声势训练。
教师:下面我们分小组来模仿小鼓说话。
一二组 x x x | x x x|
咚 咚 咚 咚 咚 咚
三四组 x x x x | x x x — |
我的 名 字 叫小鼓
2、聆听,选择拍手伴奏的方法,随乐拍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4、边拍手边念歌词。
5、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熟唱歌曲。
6、初步认识强记号“f”、 弱记号“p”,了解他们在歌曲中的作用。
7、讨论:这首歌哪一段应唱得强一些?哪一段应唱得弱些?
8、按新要求演唱。
9、鼓励学生根据歌曲情绪表现歌曲。
分组:自由选择舞蹈组、演唱组、打击乐组。
在组长的带领下自由练习。
10、展示,评议。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