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全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28 07:31:35
                
                  第2课      风铃响啦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学目标二: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学重难点: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的声音的表现》,能较好地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并能恰当地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究。
 教学过程:
 1、看一看、说一说
学唱让个别学生把自己的风铃带来,让学生仔细观察风铃的外型和材料。 听听风铃的音色。教师在教室里准备一个电扇,用不同的风力(小、中、大)吹拂风铃,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力下风铃发出的的“叮零”声在音色、力度和速度上的变化,让学生模仿出来。
 2、读一读、拍一拍
 读一读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是一高一低的,再让学生分别用×、××、××××三种奏边读边拍,在同一速度下,表现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发出的“叮零”声,为学习歌曲作铺垫
    如:×  ×   ×   ×   ×   ×   ×   ×   ×   ×

                  叮  零   叮   零   叮   零   叮   零   叮   零(微风)

                  × ×   × ×   × ×  × ×   × ×

                  叮  零   叮  零   叮  零   叮  零   叮  零(轻风)

                  ××××  ××××  ××××   ××××

                  叮零叮零    叮零叮零    叮零叮零       叮零叮零(狂风)
 3、认一认、唱一唱
歌曲副歌部分中有四小节旋律是由“5 3”构成的,这是和本课要求掌握的音乐技能同步的。它们是:

                  “5   3  ︱5   3︱”和“5   3︱5   3︱”

                    风  铃, 风  铃      金  钟,银  铃

  3”构成的四小节旋律,要求学生能在手号的辅助下独立进行视唱,在唱准这“5  3”两个音后,形象化地要求学生把已掌握的两个唱名存入自己的大脑“小音库”。
 4、听一听、找一找
歌曲中有两个难点,建议先聆听歌曲录音,找一找歌曲中不容易唱准的音,解决难点再学唱全曲:
1)第3、4小节“533 53 ︱1-︱”53两音是上行六度大跳音程,学生较难唱准,教师要借助钢琴先让学生听准后用“Lu”模唱,再过渡到填唱歌词。
2)主歌部分的三段歌词分别用×、× ×、×××× 三种节奏表现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不发出的“叮零”声,生动形象,但学生较难掌握,尤其是第三段的××××节奏,学生极易变慢速度,唱成× × × ×节奏。建议:学歌曲前先完成第14、15页的节奏练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如何在相同的节拍和速度下拍打 ×、×  ×、×××三种节奏,并按节奏说词。学会节奏后再回到歌曲中,按旋律先学会主歌部分的三段描写不同风力下铃声“叮零”的歌词,最后再学唱全曲。
5、唱一唱、演一演
按教材要求,歌曲要用中速演唱。在歌曲情绪、力度的处理上,可让学生自己讨论,建议主歌部分的三段歌词,根据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的意境,分别用p、mp、f力度演唱,并较加上动作进行表现。
 6、画一画、做一做
学生学会歌曲后,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心中的风铃,也可动手做一个风铃,用什么材料、构思怎样的造型、先怎么颜色展览会“,在背景音乐《风铃》的歌曲伴奏下,欣赏自己创作和动手做的风铃,感受琳琅满目的风铃的美妙魅力。
(二)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1、议:可请学生先谈谈自己所认识的大自然的鸟类,再回忆在前四册教材中通过音乐所认识的鸟类朋友,还可以复听在第四册教材第4课欣赏过的管弦东曲《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中小杜鹃的叫声“咕咕”是由一高一低的两个音组成的,学一学小杜鹃的叫
 2、听:建议和学唱《风铃》的歌曲一样,将11页“我的小音库”(sol——5、mi——3的认知)放在学习歌曲前完成,为学习歌曲做认识唱名的铺垫。可从小杜鹃的“咕咕”叫声导入(两个音一高一低)。学生在感受和建立了这两个唱名的音高观念并将其存入了“小音库”后再聆听歌曲录音磁带,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歌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这两音组成的,并能借助手号唱准“咕咕”
3、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可以先听录音,第一遍聆听时,听到“咕咕”举手,第二遍聆听时,听到“咕咕”拍手,第三遍聆听时,听到“咕咕“跟着唱;然后可以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学生杜鹃的叫声,只唱”咕咕“部分,用此方法还可以分组接唱、男女生接唱、全班和个人接唱等,最后过渡到跟伴奏音乐或钢琴唱全曲。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