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全册教案
5、拍: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声势伴奏(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 6、奏:还可由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咕咕”处可敲击sol、mi小音条,可加入碰铃、响板等。
(三)建立“我的小音库”(认知唱名“sol—5、mi—3—”,感知音名“G、E”
教学过程
1、认识音条。有条件的学校在这一课中可准备“G、E”两个音条,让学生看一看,敲一敲,听一听,初步感知音名“G、E”。关于唱名和音名的关系,教师在此不宜多讲,只需让学生知道:短的音条是以前打手号唱的sol音,唱名是“5”、音名叫“G”;长的那音条名字叫“E”,它发出的声音是mi,唱名是“3”。如学校没有音条,可在钢琴或琴的键盘乐器上分别贴上“G”、“E”的标签纸,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也可达到同样效果。
2、教师敲音条,学生听辩后打手号唱出来。
3、教师敲音条,学生听到sol音站起来,听到mi音就坐下,帮助学生建立音高观念。
4、教师敲出简单的乐句,学生打手号模唱。
5、将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唱一个音,听音条打手号唱出,如教师两个音条同时敲,则两组同时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6、认识唱名“5、3”:教师边唱边出示写有唱名“5、3”的卡片,让学生感知“5”发“sol”音,“3”发“mi”音,帮助学生建立唱名和简谱之间的关联感。然后教师任意出示卡片,学生打手号唱出唱名。可以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认得快,唱得准,要求学生必须“唱”音,不可“说”或“喊”音。
7、用唱名“5、3”作曲:
教师可在黑板写一条节奏,让学生在节奏谱下写出自己作的小曲的唱名,全班唱一唱,看谁作的曲子最好听。
如 × × ︱ ×× ×︱ ×× ×× ︱ × ×
3 5 5 5 3 5 5 3 3 5 3
5 5 3 3 5 5 3 5 5 3 5
教学后记:
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第3课 听音乐 看跳舞
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教学目标二: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那不勒斯舞曲》,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件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教学目标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
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不朽名著《天鹅湖》,是根据德国民间故事构思的,成曲于1876年。不幸的是由于编导不具备音乐体现能力,1877年《天鹅湖》的初演失败了。此后,经验丰富的编导大师彼季帕和助手伊万诺夫对《天鹅湖》的总谱进行了认真的分析。重新构思创作,在1894年为纪念作曲家逝世一周年活动中,首先上演了伊万诺夫编排的第一幕第二场(即“湖畔”一场)。美妙的天鹅形象第一次登上芭蕾舞台,凝聚着柴可夫斯基心血的音乐幻化为无比动人的图景出现了。次年,全剧问世又获得轰动性的成功。《天鹅湖》遂以芭蕾的同义词,屹立在艺术群山之巅,存留在亿万人们的记忆中。《四小天鹅舞曲》是这部舞剧第二幕里的一段舞曲,表达了小天鹅们的欢乐心情。乐曲采用了三部曲式,4/4拍子,中庸的快板。开始由大管吹奏八分音符活泼跳跃的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伴奏音型,一小节后,双簧管用二重奏的形式演奏轻快的旋律,然后长笛在高八度上进行重复。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用十六分音符几次穿插在乐句结尾的长音上,显得很有生气。然后,第一小提琴接奏主旋律,这里,强调切分节奏的几个音,表示小天鹅走步还不稳,更显得活泼可爱。四小节之后,长笛在高音区助奏,经过反复,再现开现时的旋律。最后,是个短小的尾奏,它再次采用不平稳的切分节奏,显得十分有趣,乐曲在两个强音和弦上结束。柴科夫斯基的这首《四小天鹅舞曲》写得精巧、别致,配上舞蹈,更有诗一般的情趣、画一般的意境。它深受人们的喜爱,经常出现的音乐会上,有时,还以重奏和独奏形式演出。
1、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芭蕾舞、《天鹅湖》故事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看资料,了解剧情。
2、讲:请学生讲讲《天鹅湖》的故事,体会其文学美。(王子和公主战胜恶魔,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教师通过影碟给学生介绍芭蕾舞的起源的特点。
3、赏:学生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舞》,在音乐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姿态美。
4、议: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剧情、音乐和舞蹈的感受。
5、辨:复听音乐,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和小提琴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此前,教师可用“听力抢答”的方式给学生复习一下前面1-4册学生已认识的全部管弦乐器)。
6、创:自创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或声势(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并可让学生边动边哼唱旋律。
7、奏:可让学生多欣赏几段《天鹅湖》中经典的舞蹈片段,在欣赏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8、比:可让学生听赏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小天鹅》或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比较和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一、导入新课:
从屏幕“天鹅妈妈带着四只小天鹅”的图片,导入新课。
二、完事聆听:欣赏“四小天鹅舞曲”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