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册音乐教材单元重难点解读 四年级备课组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10 08:04:12

2、通过本课学习,能了解独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以及它们的表现力。

3、通过家乡美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了解合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2、通过家乡美的展示,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大雁湖》

1、聆听《大雁湖》

2、演唱《大雁湖》并进行表演

对歌曲还没有掌握的地方进行巩固,唱好歌曲

二、            导入新课

1、刚才我们演唱的《大雁湖》是蒙古地区的歌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各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你们在假期中去过哪些比较远的地方旅游?说说你去过的地方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学生交流)

2、幻灯片:东方明珠建筑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去过的同学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对,这就是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东方明珠。说说你了解的信息,导游肯定介绍过!

3、补充介绍东方明珠的概况

三、            欣赏《东方明珠》

1、师:这是一件神奇的艺术品,上海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非常喜爱它,我们听听人们是怎样歌唱它的!

听录音《东方明珠》

2、你听清楚了吗?(出示歌词)人们是用怎样的情绪来歌唱的?(深情、浪漫)

3、师:看着歌词再听一次,还有个要求,仔细听听有哪些演唱形式?可以用笔在歌词上做个标记,如:哪里是独唱的,哪里是合唱的

4、师:刚才看同学们都做的很认真,现在来说一说,你听出来时怎样的!

学生交流

5、师:你们有没有听出来,有两个地方的合唱是不一样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合唱的种类。

介绍合唱形式: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

师:刚才的合唱分别是哪种形式?(女声合唱、混声合唱)

6、师:我们了解了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让我们再听一次,听听看歌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它和情绪的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听录音

7、学生交流

(速度慢,表达了欣慰、自豪的情绪,速度快,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和对明珠炽热的爱)

8、师:《东方明珠》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同学们看过《星光大道》吗?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家乡美》,今天也让我们也来歌唱自己的家乡,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赞美家乡的歌曲或者诗歌等展示给大家!

四、            拓展延伸

1、把课外收集的赞美家乡的内容进行交流、展示

2、互相进行评价

五、            小结

师:通过展示,我看出来同学们都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大家把这种热爱能够转化为行动,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把热爱的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四年级第四课《小螺号》教学设计

柳媛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2、  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上滑音、波音装饰演唱的《小螺号》、使歌声更具活力、更动听。

教学过程

一、学习表演《小螺号》

1、情景导入

播放海浪及螺号的声音。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到了怎样的情景?

拿出一些小海螺。师:你们认识它吗?看着它们,你又想象到了什么?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的很好!下面让我们来听一首歌曲,看看它是怎样表现这些情景的?

2、欣赏范唱。

设问:歌曲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曲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你能听出来这首歌曲由几个乐段组成?

3、学唱歌曲:

(1)师:在歌曲出现了一些新的音乐记号,听出来了吗?在哪呢?

讲解:音乐知识:上滑音、波音记号

(2)找出有上滑音、波音记号的地方进行单独练习,了解它们的唱法。

(3)播放录音:轻轻的跟着哼唱,唱好刚才学习过的有音乐记号的地方。

(4)用听唱法学会歌曲。注意前后两个乐段的对比。唱好上滑音及波音,使歌曲更有风格、特色。

(5)跟琴演唱歌曲。对没唱准的地方再进行练习巩固。

4、歌曲处理

播放课件。师:多么美的画面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歌声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呢?

要求:第一乐段: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5、表演歌曲。

表演可采用多种形式,集体(齐唱、领唱)要显示群体合作,个人(独唱、领唱)要发挥个性特长。总之要表现渔家儿童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聆听《划龙船》

1.民间风格导入。

师:海边的孩子真快乐!可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海,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出示幻灯片:人们划龙舟的情景!

师: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端午节)

在这一节日许多地方有赛龙船的民间风俗,你见过吗?这一节日是为了纪念哪一位爱国诗人?(屈原)

2.讨论:赛龙船时,船上这么多人怎样才能划得动作一致、整齐?我们来实践两种形式比较一下,哪种更有利于调剂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使动作划一?A.口令;B.演唱号子(教师范唱《划龙船》)

3.初听《划龙船》。

设问: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特征?

讲解:这首歌是领唱与齐唱。什么叫齐唱?(许多人唱同一曲调)请看教材上的图解。

4、声乐演唱形式介绍——齐唱

A.图解:

(1)几个脸部。表示有两个以上的人都在同时唱歌。

(2)图形谱。表示同一曲调。

B.问题研究:比较研究。

(1)齐唱与独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2)齐唱与合唱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划龙船》是一首劳动号子,这种体裁的歌曲往往是“一领众合”,能统一节奏、齐心协力参与劳动,提高劳动效益。

5.复听《划龙船》。合着歌曲做划船动作,在齐唱衬词处合着音乐用打击乐器加强其气氛。注意动作的统一、整齐。

三、小结

师:不管是在大海上吹响的螺号,还是在江河上有力的划龙舟,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水上的歌

 

第八册 第五课《童年的回忆》(程景燕)

课时

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聆听《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以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并回忆自己童年唱过的歌,进行相互交流。

2.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

3.表演《白桦林好地方》,并编创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唱一唱,用和谐的二声部合唱演唱《红蜻蜓》。4.初步(非理性)选择结束音填入句尾,感受乐段的终止式。再次做好曲调接龙的创作活动。

重点  难点

能听辨出《彼得与狼》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第一课时

学唱《白桦林好地方》;歌词创作。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

表演《白桦林好地方》

1.回忆导入

设问:你能回忆你童年最有印象的某一地方的景色吗?例如我曾去过上海外滩,对那里的黄浦江景色留下深刻的印象。

2.师生讨论。

 

3.欣赏加拿大民歌《白桦林好地方》范唱。这是作者对自己家乡“白桦林”的赞美。

设问:歌中唱出哪些赞美的调句?

4.学唱曲调:

(a)关于拍号。

(b)教师范唱曲调。要求学生找出曲调中相同或相似乐句(或乐节)。

(c)学生自学曲调。用4/4拍指挥图式。

5.学唱歌曲。重点唱好第一段歌词。

6.表演歌曲:

(1)用力度记号表演歌曲的意境,即开始用“f”,表达对家乡的歌颂和自豪感。在最后7小节的尾声衬词处力度渐弱,表现渐渐远去的脚步声。

(2)配器伴奏烘托情绪。首先是用旋律乐句演奏伴奏声部(该旋律乐器根据班级实际,可以用口风琴,也可以用竖笛或其他旋律乐器),这需要单独练习。其次是打击乐器四个声部。每一声部基本为固定节奏型。但要注意四个声部的配合协作。

(3)完整地表演歌曲;唱歌与奏乐。唱歌的人数要大于伴奏人数,其比例是4∶1左右。可交换进行,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体验整体表演的效果。

7.创作歌词。

每人(或小组)创作赞美自己家乡的歌词,填入并进行试唱。如上海的学生可创作“黄浦江好地方”:黄浦江好地方,上海人的家乡。那里有大轮船自由游荡,两岸的大好风光我将要再回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